蝶趁花飞争入坐,倚空百尺游丝堕。
乱山衔日半船明,断云载雨前村过。
蕨芽戴土小儿拳,渔市人归柳贯鲜。
罨画溪头人语好,烹鱼煮蕨饷春田。
蝶趁花飞争入坐,倚空百尺游丝堕。
乱山衔日半船明,断云载雨前村过。
蕨芽戴土小儿拳,渔市人归柳贯鲜。
罨画溪头人语好,烹鱼煮蕨饷春田。
这首诗描绘了罨画溪边的一幅生动画面。首句“蝶趁花飞争入坐”,以蝴蝶追逐花朵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氛围。接着,“倚空百尺游丝堕”一句,通过游丝随风飘落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轻盈与自由。
“乱山衔日半船明,断云载雨前村过。”这两句描绘了山峦起伏,夕阳半隐半现,船只在波光中摇曳,而断云则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将村庄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这种景象既富有诗意,又蕴含着自然界的神秘与变化。
“蕨芽戴土小儿拳,渔市人归柳贯鲜。”蕨芽从泥土中探出头来,如同孩童的小拳头,充满了生命力;渔市的人们归来时,柳树下挂满了新鲜的鱼,展现出生活的富足与喜悦。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日常生活中平凡而又充满活力的瞬间。
最后,“罨画溪头人语好,烹鱼煮蕨饷春田。”在罨画溪的源头,人们的话语声和谐悦耳,他们正在烹煮鱼和蕨菜,准备送往田间,为辛勤的农耕生活增添一份温馨与希望。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劳动的场景,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罨画溪边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生活场景,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是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画面。
四十君王,三百载间,兴亡一家。
叹幕府峰高,生涯社燕,胭脂井暗,富贵飞花。
山骨呈羞,江声带恨,磨尽英雄岁月赊。
君知否,是枋头灞上,著数全差。倚空长剑吁嗟。
奈争战年来似乱麻。
但苍陵古冢,白杨啼鴂,荒园废沼,青草鸣蛙。
旗盖东南,风涛天堑,难比兴亡隙地些。
休凝伫,望长安路杳,夕照愁鸦。
春日归来忽重九,潦旱相仍岁无有。
庭前岩桂独青青,此意于人亦良厚。
欲酬佳节拚一醉,会有白衣来送酒。
须臾殽核第罗列,无蟹犹空把螯手。
坐来灵雨洒珠玑,洗出湖山竞高秀。
三公在望无百里,咫尺银屏拥其后。
长篇落纸箭离筈,大白浮醪檐注溜。
细看黄菊与红茱,想像年时还话旧。
登高何必须人扶,我有筇杖颇坚瘦。
明朝写出醉中语,牵帅不知谁唱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