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映带锁高城,处处台隍祀灌婴。
阴殿鬼工扶刻桷,虚堂画粉剥题名。
千寻古树凌烟直,一郡寒江过雨清。
知是羁人怨摇落,白云红叶太无情。
群山映带锁高城,处处台隍祀灌婴。
阴殿鬼工扶刻桷,虚堂画粉剥题名。
千寻古树凌烟直,一郡寒江过雨清。
知是羁人怨摇落,白云红叶太无情。
这首诗描绘了颖川侯祠的景象,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自然的清新之气。首联“群山映带锁高城,处处台隍祀灌婴”以群山环绕、高城锁钥的壮丽景象开篇,点出颖川侯祠所处的地理环境,同时引入祭祀灌婴的历史背景,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颔联“阴殿鬼工扶刻桷,虚堂画粉剥题名”则转向对祠内建筑的描写。阴殿中,仿佛有鬼斧神工之力支撑着雕刻精美的屋檐;而空旷的大厅里,壁画上的色彩因岁月流逝而剥落,题名也已模糊不清。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祠堂的古老与沧桑,又暗示了时间的无情。
颈联“千寻古树凌烟直,一郡寒江过雨清”转而描绘自然景观。千年的古树直插云霄,与烟云相接,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气势;而一郡的寒江在经过雨水的洗礼后,显得格外清澈,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知是羁人怨摇落,白云红叶太无情”则是诗人的感慨。他似乎理解到,那些被秋风吹落的树叶,对于羁旅在外的人来说,是一种无言的哀愁;而那飘浮的白云和满地的红叶,却似乎对此毫不在意,显得有些“无情”。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颖川侯祠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深沉与自然的静美,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识公岁已深,从公非一日。
仰公如重云,庇我贫贱迹。
公归无留意,我处念平昔。
少年喜文字,东行始观国。
成都多游士,投谒密如栉。
纷然众人中,顾我好颜色。
猖狂感一遇,邂逅登仕籍。
尔来十六年,鬓发就衰白。
谋身日已谬,处世复何益。
从来学俎豆,渐老信典册。
自知百不堪,偶未三见黜。
譬如沟中断,谁复强收拾。
高怀绝尘土,旧好等金石。
庠斋幸无事,樽俎奉清适。
居然远忧患,况复取矜式。
汪洋际海深,淡泊朱弦直。
徇时非所安,归去亦何失。
道存尚可卷,功成古难必。
还寻赤松子,独就丹砂术。
恨无二顷田,伴公老蓬荜。
《送张公安道南都留台》【宋·苏辙】识公岁已深,从公非一日。仰公如重云,庇我贫贱迹。公归无留意,我处念平昔。少年喜文字,东行始观国。成都多游士,投谒密如栉。纷然众人中,顾我好颜色。猖狂感一遇,邂逅登仕籍。尔来十六年,鬓发就衰白。谋身日已谬,处世复何益。从来学俎豆,渐老信典册。自知百不堪,偶未三见黜。譬如沟中断,谁复强收拾。高怀绝尘土,旧好等金石。庠斋幸无事,樽俎奉清适。居然远忧患,况复取矜式。汪洋际海深,淡泊朱弦直。徇时非所安,归去亦何失。道存尚可卷,功成古难必。还寻赤松子,独就丹砂术。恨无二顷田,伴公老蓬荜。
https://shici.929r.com/shici/sCIkdrS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