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归日本》
《送僧归日本》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日东来向日西游,一钵闲寻遍九州。

却忆鸡林本师寺,欲归还待海风秋。

(0)
注释
日东:东方。
日西:西方。
一钵:一个和尚用来化缘的碗,这里象征着简朴的行旅生活。
九州:古代中国的一种地理划分,泛指全中国。
鸡林:古时对朝鲜的别称,这里可能指代诗人的故乡或修行之地。
本师寺:指诗人的启蒙或原本修行的寺庙。
海风秋:秋季的海风,象征着归期或旅途的转换点,也带有思乡之情。
翻译
他从东方来向西方游历,仅带着一个钵盂走遍了整个中国。
回想起在鸡林本师寺的日子,想要归去还得等待秋日的海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送僧归日本》。诗中通过对日出而行、日落而游的描绘,表现了僧人的旅途生活和他对各地的探寻。在“一钵闲寻遍九州”一句中,“一钵”指的是僧人手持的钵盂,用来乞食,也象征着他们清贫的生活状态,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僧人这种自由自在、不为物欲所羁绊的生活态度的赞赏。九州是中国古代的地理区划,泛指整个国家,这里则用来形容僧人的行脚范围之广。

“却忆鸡林本师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心中所怀念的地方——鸡林寺,也就是僧人的出家之地和精神归宿。这不仅是对僧人故土的情感寄托,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僧人这种精神追求的理解和尊重。

最后,“欲归还待海风秋”则表达了僧人想要归去却又在等待适宜出航的季节。这里的“海风秋”可能是指秋天的海风,因为秋季的气候较为平稳,适合远行。在这句中,也流露出了一种对旅途结束、回归宁静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和心路历程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僧人的一种理解和敬意,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出家人生态度的认同与赞美。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江夜·其一

精魄融消月,重冥习夜风。

岸林千叶暗,船火五更红。

老事思量遍,閒心着意攻。

再休言建立,吾亦笑吾空。

(0)

送严鼎臣之京

海国春风早,君行及上京。

材当求圣主,学本为苍生。

写月名尤俊,闻经意更诚。

吾师归隐处,来往仗前程。

(0)

和王宪长入海幢原韵·其一

弄云过野寺,遣兴放轻舟。

坐此林间影,全窥水上沤。

身疑苏玉局,字即晋风流。

万古龙蛇势,时时舞石头。

(0)

乙卯五月素敷谒选赴都相晤于九成台畔四十字赠行相喜相勉之私非四十字能尽然素敷随事躬省栽培德行虽得时向荣以慰北堂之欢又能端悫克慎不堕青云之志只在回光返照中耳

道结莲花社,情连中表亲。

有才堪入世,期汝岂同人。

捧檄原高志,求官莫为贫。

诗书敦至德,努力扇清芬。

(0)

甲寅春二月与蜜在慧均四藏自显超汉铁关洞开瓶出法敌不息漪文始十靖一挂云诸子从燕台南归取道泰安登岱岳所经胜槩矢口咏歌共得五言近体十二章以志一时·其二上红门

绿影云俱远,红门路始通。

精神难透石,衣袂易呼风。

峡月疑流雪,山霞似坠虹。

廿年登岱意,却值乱离中。

(0)

寄寿秦左星使君·其二

寿阳峰独峻,德泽与千年。

地阔苍梧雨,人看蓟北天。

插松青佛宇,留念及山禅。

欲寄浮丘信,微茫海国烟。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