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寅春二月与蜜在慧均四藏自显超汉铁关洞开瓶出法敌不息漪文始十靖一挂云诸子从燕台南归取道泰安登岱岳所经胜槩矢口咏歌共得五言近体十二章以志一时·其二上红门》
《甲寅春二月与蜜在慧均四藏自显超汉铁关洞开瓶出法敌不息漪文始十靖一挂云诸子从燕台南归取道泰安登岱岳所经胜槩矢口咏歌共得五言近体十二章以志一时·其二上红门》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绿影云俱远,红门路始通。

精神难透石,衣袂易呼风。

峡月疑流雪,山霞似坠虹。

廿年登岱意,却值乱离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二月,诗人与友人从慧均四藏出发,前往显超汉铁关洞,开启了一段充满挑战与奇遇的旅程。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

首句“绿影云俱远”,描绘了远处绿树与白云相映成趣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接着,“红门路始通”则将视角转向了旅程的起点,红门作为入口,预示着一段新旅程的开始。

“精神难透石,衣袂易呼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强调了岩石的坚硬与不易穿透,另一方面则突出了风的轻盈与易于感受到的特点,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力量。

“峡月疑流雪,山霞似坠虹”则是对夜晚与日出时分景色的生动描绘。峡中的月亮仿佛流动的雪花,而山间的霞光则如同从天而降的彩虹,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廿年登岱意,却值乱离中”表达了诗人虽然怀揣多年攀登泰山的愿望,却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实现这一梦想,既有遗憾也有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同时也蕴含了对时代背景的反思。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次韵再答罗宪副六首·其六

登郊访友趁公馀,两袖东风信所如。

却恐行车怯泥泞,长须先致一缄书。

(0)

送林黄门聪奉命代祀南海便道归省和同寅王公度韵四首·其二

一身已许帝王家,奉使何嫌道路赊。

直以诚心将宠命,祝融坛上奠松花。

(0)

赠李少卿兄渔隐先生二首·其二

松花为食草为衣,养道延年过古稀。

留客必须春色去,登山常伴月明归。

偏怜野水群鸥好,不羡侯门驷马肥。

更喜追陪有难弟,晚年投老最知机。

(0)

正月十九日寄弋阳李少卿三首·其二

功成不被利名牵,人慕高风迈谪仙。

松径昼开教鹤舞,桑林春老看蚕眠。

一生勋业三朝录,千古文章四海传。

愧我同心不同迹,弋山东望思悠然。

(0)

题徐高士祠诗·其四

思贤亭上咏缁衣,云满江天隐少微。

济世有心非矫俗,伤时无道却知几。

碧潭长夜苍龙卧,丹穴何年彩凤飞。

千古地灵人杰颂,西山南浦也光辉。

(0)

寄乡郡朱太守

一郡黎元仰福星,已魁循吏传中名。

爱民不数刘宽恕,律已还高伯起清。

莫叹长才淹白发,终期入相慰苍生。

独惭浅薄登清要,补报无能负圣明。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