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丽春》
《丽春》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蓬蒿眼已熟,收拾到阿丽。

徒分色黄白,未害格妾婢。

争妍知不足,出刺以自卫。

上有寒梅枝,春霜一憔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n
sòng / zhānglěi

pénghāoyǎnshúshōushídàoā

fēnhuángbáiwèihàiqiè

zhēngyánzhīchūwèi

shàngyǒuhánméizhīchūnshuāngqiáocuì

注释
蓬蒿:野草。
熟:茂盛。
阿丽:可能指人名或某个地方。
徒:只是。
色:颜色。
黄白:黄色和白色。
格:品质。
妾婢:这里泛指女子。
争妍:竞相绽放。
自卫:保护自己。
上:枝头。
寒梅:寒冷的梅花。
春霜:春天的霜冻。
憔悴:显得疲倦或衰弱。
翻译
野草已经茂盛,准备收割到阿丽那里。
它们只是颜色有黄有白,对品质并无妨碍。
花朵竞相绽放,知道自己还有提升空间。
枝头有寒冷的梅花,经受春霜后显得憔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既欣赏又自我防卫的心情。

"蓬蒿眼已熟,收拾到阿丽。徒分色黄白,未害格妾婢。" 这几句诗通过对草木生长和花卉颜色的观察,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然而这种美好并没有给人带来伤害,只是自然界中平和共处的一部分。

"争妍知不足,出刺以自卫。"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防御心理,可能是在面对外界的挑剔或攻击时所持有的态度,显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保护自己的智慧。

"上有寒梅枝,春霜一憔悴。"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冷梅在春霜中的景象,既表达了对坚韧不拔之美的赞赏,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写生和内心世界的微妙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