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宿二首·其二》
《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宿二首·其二》全文
唐 / 权德舆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偶来人境外,心赏幸随君。

古殿烟霞夕,深山松桂薰。

岩花点寒溜,石磴扫春云。

清净诸天近,喧尘下界分。

名僧康宝月,上客沈休文。

共宿东林夜,清猿彻曙闻。

(0)
翻译
偶尔来到人世之外,心中欣赏美景全赖你陪伴。
夕阳映照古老的殿堂,深山中松桂香气弥漫。
岩壁上的花朵点缀着寒冷的流水,石阶上清扫着春天的云雾。
在这清净之地,诸天神佛仿佛近在咫尺,人间的喧嚣与我隔绝。
有名的僧人康宝月,贵客沈休文一同在此
共度东林寺之夜,直到清晨都能听到清脆的猿啼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中寺庙景象,诗人与朋友沈十九在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的院中会宿,共同享受大自然的清净。诗中的意境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描写了自然景色,后半部分则聚焦于诗人与僧侣、友人的交往。

"偶来人境外,心赏幸随君。古殿烟霞夕,深山松桂薰。"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的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与朋友共同游历的愉悦之情。"古殿"和"深山"勾勒出一幅幽静的寺庙风光,而"烟霞夕"和"松桂薰"则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温馨的气氛。

"岩花点寒溜,石磴扫春云。清净诸天近,喧尘下界分。" 这几句诗中,"岩花点寒溜"描绘了山间幽深处的花朵随着溪水轻轻摇曳,而"石磴扫春云"则展现了山路旁石阶上飘散的春日云雾。"清净诸天近"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接近佛法境界的向往,"喧尘下界分"则强调了寺庙与俗世间的隔绝。

"名僧康宝月,上客沈休文。共宿东林夜,清猿彻曙闻。" 这几句诗中,"名僧康宝月"指代的是一位有道德修养的高僧,而"上客沈休文"则是诗人对朋友沈十九的一种尊称。最后两句表达了夜宿寺庙,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之感,以及清晨时分听到的猿啼声,彰显了一天结束前的平静与一日开始前的生机。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和寺庙生活的抒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佛法之境的深刻领悟。

作者介绍
权德舆

权德舆
朝代:唐   字:载之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生辰:759年-818年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猜你喜欢

踏莎行

万水千山,两头三绪。凭高望断迢迢路。

钱塘江上客归迟,落花流水青春暮。

步步金莲,朝朝琼树。目前都是伤心处。

飞鸿过尽没书来,梦魂依旧阳台雨。

(0)

句·其一

湖边乔木幽人宅,楼外长江帝子洲。

(0)

送僧归西林院

振锡西林去,清闲称所依。

高巢孤鹤返,深谷片云归。

野色供吟笔,秋光射衲衣。

长亭携别处,落日半沉晖。

(0)

题泽民庙

生握藩旌死象梨,泽民山下泽民溪。

苍天九重开日月,赤地千里兴云霓。

寐假商宗曾得说,爵高韩信屡封齐。

英雄不入苍生眼,愿借高风吹马蹄。

(0)

思故人

十载无人问益之,谁于欬唾觅珠玑。

两三千里家何在,三十六峰人未归。

将谓抱薪能救燎,果然画饼不充饥。

东川恐遇连荣祖,一笑不须论是非。

(0)

吴伯叙

太平官府不停囚,求剑乌衣欲刻舟。

私筴是鸡难做鹤,公庭得马便成牛。

不疑若受千金谤,胶鬲当贻万世羞。

见说明公在莲幕,不知能鉴此冤不。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