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建溪十咏·其十毛竹洞》
《建溪十咏·其十毛竹洞》全文
宋 / 杨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洞门生异竹,冉冉接同亭。

石迸狂鞭怒,霜封密叶青。

实应容凤食,杖欲变龙形。

逋客归何日,岩阿已勒铭。

(0)
翻译
山洞口生长着奇特的竹子,它们缓缓延伸连接到同一座亭子。
石头上仿佛有狂风鞭打的痕迹,竹叶在严霜中显得更加青翠繁密。
这些竹子果实应该能供凤凰食用,竹杖似乎想要幻化成龙的形状。
我这个逃亡之人何时才能回归,山岩边已经刻下了我的铭记。
注释
洞门:山洞的入口。
异竹:奇特的竹子。
冉冉:缓缓地。
同亭:同一座亭子。
石迸:石头上的痕迹像被鞭打。
狂鞭:狂风似鞭。
霜封:被霜覆盖。
密叶:繁密的叶子。
实应:确实应该。
凤食:凤凰的食物。
杖欲:竹杖似乎想。
龙形:龙的形状。
逋客:逃亡的人。
归何日:何时能回归。
岩阿:山岩边。
勒铭:刻下铭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洞门生异竹,冉冉接同亭。”这里的“异竹”指的是异常茂盛的竹子,它们在洞口生长,形成了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冉冉"形容竹子的繁密和生长之势,“同亭”则是指竹林中可能隐含的小亭或小径,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幽静自然的山洞风光。

“石迸狂鞭怒,霜封密叶青。”"石迸"形容水流奔腾的声音,“狂鞭”则比喻着急流中激起的波涛之势。“霜封”指的是被薄霜覆盖的竹叶,“密叶”强调了竹林茂密,“青”色则是竹叶在寒冷天气中的颜色。这两句诗通过对声音和视觉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自然界的动态与静谧共存之美。

“实应容凤食,杖欲变龙形。”"实应"可能是指竹子的实际用途,而“容凤”则是一种修辞手法,用来形容竹子高洁如凤凰栖息的地方。“杖欲变龙形”中的“杖”可能特指竹制的拐杖,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脱凡尘、追求精神提升的愿望。

“逋客归何日,岩阿已勒铭。”"逋客"即是流浪或漂泊之人,而“归何日”则是对未来归隐生活的一种期待。“岩阿”可能指的是山洞之中的某个地方,“已勒铭”则意味着诗人已经在心中为这片土地留下了印记。这两句诗流露出一种对归宿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深情。

整首诗通过对竹林、溪水、岩石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自在,以及对大自然的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杨亿

杨亿
朝代:宋   字:大年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生辰:974—1020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
猜你喜欢

青衣道人罗尚简论予命宜退不宜进甚契鄙心连日求诗为赋一首

亦知磨蝎直身宫,懒访星官与历翁。

岂有虚名望苏子,谩令簸恶似韩公。

时清早退人谁肯,命薄当閒我自通。

破戒问君君会否,几人于此不相蒙。

(0)

次韵杨廷秀待制二首·其二

官府新辞上界仙,碧瑶洞口晋桃源。

默存常在清都境,归去休芜靖节园。

为问隆楼并杰阁,何如易野及平原。

明年大作南溪社,会访拾遗花柳村。

(0)

再赋

时节三吴重,匀圆万颗同。

溲浮虽有法,烹煮岂无功。

杜喜云抄白,徐妨酒复中。

策勋俱是秫,适口不同风。

(0)

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其二

妫汭芳声远,思齐圣德优。

湘妃初从舜,文母晚兴周。

养弃慈宁乐,神同永祐游。

凤车青羽盖,忍望浙江舟。

(0)

乙卯冬杨廷秀访平园即事·其一

乘兴不回安道舟,销忧同倚仲宣楼。

莫嫌四面酸风射,犹胜三场沈汗流。

(0)

口诀颂

意到心诚,湛然若凝。昼夜无间,效验自应。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