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入群动息,萧然坐草堂。
树暝晚烟合,花收夕露凉。
白发催年暮,青灯照夜长。
林端新月出,松影过邻墙。
日入群动息,萧然坐草堂。
树暝晚烟合,花收夕露凉。
白发催年暮,青灯照夜长。
林端新月出,松影过邻墙。
这首明代诗人方登的《晚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秋夜画面。首句“日入群动息”展现了夕阳西下,万物归于静止的时刻,诗人独坐草堂,享受这份宁静。接下来的“树暝晚烟合,花收夕露凉”通过描绘树木在暮色中模糊,晚烟缭绕,以及花朵在傍晚露水的浸润下显得更加清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降临和微凉的气氛。
“白发催年暮”一句,诗人借白发的增多感慨时光的流逝,流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感叹。而“青灯照夜长”则以昏黄的灯光照亮漫长的夜晚,增添了孤寂之感。最后两句“林端新月出,松影过邻墙”,诗人抬头望见新月从树林边缘升起,松树的影子投射到邻家的墙上,动静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整体来看,《晚坐》以简洁的笔触,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内心的孤独,展现出一种淡泊而深沉的情感。
鲁人贱夫子,呼丘指东家。
当时虽未遇,弟子已如麻。
奈何乡闾人,曾不为叹嗟。
区区吴越间,问骨不惮遐。
习见反不怪,海人等龙虾。
嗟我何足道,穷居出无车。
昨者入京洛,文章彼人誇。
故旧未肯信,闻之笑呀呀。
独有两任子,知我有足嘉。
远游苦相念,长篇寄芬葩。
我道亦未尔,子得无增加。
贫穷已衰老,短发垂髿髿。
重禄无意取,思治山中畬。
往岁栽苦竹,细密如蒹葭。
庭前三小山,本为水中楂。
当前凿方池,寒泉照谽谺。
玩此可竟日,胡为踏朝衙。
何当子来会,酒食相邀遮。
愿为久相敬,终始无疵瑕。
闲居各无事,数来饮流霞。
青丝络马黄金羁,紫衣导从前驱驰。
男儿四十作太守,路人指点生光辉。
我时笑与路人说,太守襟怀世人别。
平生为政学鲁论,爱民如儿少鞭挞。
上饶之民吾贺君,君独不见南安军。
是家官职未渠已,太后垂帘功盖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