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竹。吹断相思曲。情不足。西北有楼穷远目。
忆苕溪、寒影透清玉。秋雁南飞速。菰草绿。
应下溪头沙上宿。
参差竹。吹断相思曲。情不足。西北有楼穷远目。
忆苕溪、寒影透清玉。秋雁南飞速。菰草绿。
应下溪头沙上宿。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先的《忆秦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参差竹"指竹子参差不齐,这里象征着情感的起伏和不平静。"吹断相思曲"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即便是风也能将那思念之声吹散,显示出一种无奈与悲凉。
"情不足"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感情不能得到满足,而"西北有楼穷远目"则通过空间的延伸,表达了诗人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渴望。"忆苕溪、寒影透清玉"中的"忆"字更深化了这种情感,而"苕溪"和"寒影透清玉"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意境,诗人通过这样的景物寄托自己的思念。
"秋雁南飞速"描绘了一幅秋日大雁南飞图,速度之快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遥远。"菰草绿"则是对环境的一种描写,菰是一种水生植物,这里的"绿"可能代表着生命力与希望。
最后"应下溪头沙上宿"显示出诗人要在这清冷而美丽的地方停留下来,寻找内心的平静。这一行也可以看作是对前文所有情感的总结,是一种对自然的向往,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行为。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和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