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阳春台》
《登阳春台》全文
明 / 顾璘   形式: 古风

楚客歌阳春,和者才数人。

调高少知己,绝德难为邻。

荒台满碧草,四顾伤我神。

不知当年士,果为何国宾。

慷慨三闾子,离骚风雅陈。

明明君臣义,照耀天地新。

斯人虽沉湘,万古仰芳尘。

荒哉高唐赋,淫哇何足珍。

与君登高台,瞻望郢城树。

龙飞登九天,故宫莽云雾。

日月相蔽亏,江湖各奔注。

优游丰沛间,父老日歌舞。

先皇流仁风,桥陵万神护。

蛟龙缠穹碑,金字勒长赋。

草木藉华滋,新冬岂寒冱。

唯兹盘石崇,乾坤永同固。

徘徊咏丰芑,日暮更延伫。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登阳春台》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怀古思今的情感。开篇以“楚客歌阳春,和者才数人”起笔,暗示了阳春台的冷清与知音稀少,暗寓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接着,“调高少知己,绝德难为邻”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难以得到认同的感慨。

诗人感叹台上荒凉,碧草丛生,四周景色令人心生哀伤。“不知当年士,果为何国宾”引出对古代贤士的追忆,将视线投向屈原般的忠贞之士。“明明君臣义,照耀天地新”赞扬了高尚的君臣情谊,尽管屈原已逝,但其精神犹在,光照千古。

“斯人虽沉湘,万古仰芳尘”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认为他的高尚品质如尘埃般被世人长久铭记。接下来,诗人批评了《高唐赋》的浅薄,转而赞赏眼前景致,以及丰沛之地的祥和与先皇的仁政。

结尾处,“徘徊咏丰芑,日暮更延伫”描绘了诗人沉浸在深沉的思考中,直到日暮仍不愿离去,展现了他对历史与道德的深深思索。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作者介绍
顾璘

顾璘
朝代:明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猜你喜欢

孤雁次崔礼山韵

懭悢寥天一,惘然何所之。

野云共来去,江雨失栖迟。

对影暗相逐,传声虚更随。

在原空急难,所得是狐疑。

(0)

并蒂白牡丹和陈中权

漫将倾国比名花,莩甲孪生泯寸瑕。

南海双珠神女佩,东山连璧素王家。

亭台两照琼枝艳,姊妹严妆雪练纱。

毕竟同根得辉映,银盘轻粉莫相誇。

(0)

秋感

一代蛾眉百妒并,况堪谣诼昔盈庭。

苍茫世路馀萍梗,潦倒秋怀付醁醽。

西北云山待诗卷,东南江海壮扬灵。

天涯何处无芳草,起舞中宵每独醒。

(0)

前咏怀作未尽所言,续成二章·其二

三言始投杼,曾母岂不贤。

三人成市虎,里耳殊茫然。

嗟彼谗嫉人,赠以豹虎篇。

驱车出门去,隐隐何田田。

甘人有参目,靡散惊雷渊。

飘风从天来,踟蹰大道边。

(0)

春柳四章用渔洋秋柳韵·其二

东风吹过晓天霜,一片閒云照野塘。

秋水媚含青玉鉴,柔荑亲按镂金箱。

人来京兆思张敞,春到梁园忆孝王。

直恐芳姿易萧飒,也应垂念永丰坊。

(0)

寒江晚眺

下杵暮江孤,苍茫混海隅。

荒城清野烧,高鸟乱浮图。

画意寒逾迥,诗肠晚渐枯。

遥怜远山曲,霜露满平芜。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