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鸣雁二章·其一》
《鸣雁二章·其一》全文
元 / 张玉娘   形式: 四言诗

鸣雁征征,白露既零。猗嗟清兮,怀彼春冰。

鸣雁嗥嗥,凉风飘飖。猗嗟娈兮,怀彼春宵。

(0)
注释
鸣雁:大雁在秋天发出叫声。
征征:连续不断的鸣叫。
白露:秋天的露水凝结成霜。
既零:已经降落。
猗嗟:感叹词,表示感慨或惋惜。
清兮:形容气候清冷。
怀彼:怀念那。
春冰:春天的冰雪,象征早春的寒冷。
嗥嗥:雁群的叫声。
凉风:秋风吹来。
飘飖:随风摇摆。
娈兮:形容怀念之情深切。
春宵:春天的夜晚。
翻译
雁鸣声声,白露已降成霜。
感叹啊,清冷的时节,我怀念那春日的冰凉。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女词人张玉娘的作品,名为《鸣雁二章(其一)》。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融合了唐宋词风格之美,同时又带有元曲中婉约的情感。

“鸣雁征征”、“鸣雁嗥嗥”,以雁的鸣叫作为开篇,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古人常用大雁南飞来比喻离别和秋思,这里则是借雁声表达诗人的愁绪。

“白露既零”、“凉风飘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增添了诗中秋意。露水和凉风都是秋天常见的景象,它们的出现不仅增加了环境的萧瑟感,也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凄冷。

“猗嗟清兮,怀彼春冰”、“猗嗟娈兮,怀彼春宵”,这里的“猗嗟”是一个叹息声词,表达了诗人的深切感慨。春日的“冰”和“宵”都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春冰”可能是指春天结冰的景象,而“春宵”则是指春夜。在这里,它们都成为诗人怀念过去美好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过去的追忆,表达了诗人深沉的秋思和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留恋。张玉娘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笔触,将内心的哀愁与自然界相融合,创造出了一幅秋天的抒情画卷。

作者介绍
张玉娘

张玉娘
朝代:元   字:若琼   籍贯: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   生辰:1250 ~1277

张玉娘(1250 ~1277),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人。南宋女词人。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题画.咏足

香趺印浅。不涴春泥红一寸。罗袜钩钩。

点拍轻匀小凤头。归来露滑。醉把双缠微笑脱。

拨醒檀郎。眼底端相白似霜。

(0)

正月十一日山中见月

元宵开此夕,里社始悬灯。

岂识常明照,还当最上层。

清光瞻兔腹,梵语净伽楞。

适意归吟弄,逍遥寄大鹏。

(0)

泊湘潭

湘潭若富庶,两水交襟聚。

西水宝庆流,东水长沙注。

盘樯蔌如猬,岂直誇樟树。

独叹衡山邑,孤舟无觅处。

(0)

半山亭寺

半山山已高,山顶高几许。

太卑人易凌,太高独踽踽。

吾宅山中央,高下都吾与。

(0)

别霍子勉衷召补鄞尹四首·其三

玉河夙泂酌,天关叩堂室。

鄞水文献邦,天真浚源窟。

大道不尔孤,同心应超忽。

(0)

减字浣溪沙·其五听歌有感

带月沾霜信马归。晓来添得鬓边丝。

绮窗重按玉梅词。

紫陌铜驼劳怅望,黄河羌笛费悽其。

闻愁万一阿侬知。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