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兵后寻边三首·其二》
《兵后寻边三首·其二》全文
唐 / 李山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旗头指处见黄埃,万马横驰鹘翅回。

剑戟远腥凝血在,山河先暗阵云来。

角声恶杀悲于哭,鼓势争强怒若雷。

日暮却登寒垒望,饱鸱清啸伏尸堆。

(0)
翻译
在旗帜指引的地方看见扬起的黄尘,无数战马疾驰如鹘鸟展翅
远处的剑戟上凝结着未干的血腥,山河似乎因预示的战云而变得阴暗
号角声凄厉如哀哭,鼓声激烈如雷霆争胜
日落时分,我登上寒冷的壁垒眺望,饥饿的鹞鹰在尸骸堆中清啸
注释
旗头:旗帜的顶端。
黄埃:黄色的尘土。
万马:成千上万的战马。
鹘翅:鹘鸟的翅膀,比喻战马疾驰。
剑戟:古代兵器,长柄剑和戟。
腥凝血:血腥凝固。
阵云:战争的乌云。
角声:战角的声音。
恶杀:极度悲愤。
鼓势:战鼓的气势。
日暮:傍晚。
寒垒:寒冷的壁垒。
饱鸱:饥饿的鹞鹰。
清啸:清厉的鸣叫。
伏尸堆:堆积的尸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战役之后,战士在黄沙滚滚中寻找边境的情景。开篇“旗头指处见黄埃”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沙尘蔽天、战争残酷的画面。“万马横驰鹘翅回”则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和混乱,仿佛无数战马在广阔的沙漠中狂奔。

接下来的“剑戟远腥凝血在,山河先暗阵云来”进一步渲染了战场上的血腥与阴霾,不仅武器上沾满鲜血,连山河景物也不得不为即将到来的战争阴影所笼罩。

“角声恶杀悲于哭,鼓势争强怒若雷”则通过军乐和战鼓的声响,传达了战斗中的凄厉与愤怒之情,仿佛每一个音符都在诉说着战士们的心境。

最后,“日暮却登寒垒望,饱鸱清啸伏尸堆”描绘了黄昏时分,战士们再次攀登冰冷的营垒,眺望着远方。这里的“饱鸱清啸”可能是指战后幸存者的哀鸣声,而“伏尸堆”则暗示了战争留下的惨痛遗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士兵们的心境,以及战后所带来的荒凉与哀伤,是一首充满力量和悲壮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山甫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放塘

截断众流元止止,踏翻一窍便滔滔。

休论未达其源底,佛也不知来处高。

(0)

和寒泉春日儿童三咏·其一竹马

争跨迎侯彩竹新,相呼回策巧如萦。

一鞭看是谁先著,稚子群中觅祖生。

(0)

赵节推挂冠·其二

虚舟所至信浮沉,揭厉何曾较浅深。

坚不可磨惟定见,去终难挽是归心。

书生岂但青衫债,俗子安知绿绮音。

神武门头旧时月,照人如镜古犹今。

(0)

松雪·其一

洞霄双径傍何村,松菊归来想自存。

官牒推移应一笑,桃花源上且寻论。

(0)

蒙泉

一泓泉水古,依旧浸岩边。

太史晁鸡肋,遗吟尚可传。

(0)

留客煮饼因过山寺煎茶

旋扫荒凉喜客来,胡床随处坐徘徊。

野亭汤饼谈方透,山寺茶香望转开。

风近凛秋多落叶,雨收残照少飞埃。

大都识赏非难事,莫被旁人富贵催。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