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背神山接绛霞,每瞻辰极想京华。
祥烟色借宫城柳,湛露香浮御苑花。
天乐迥传双凤阙,云绥遥驻六龙车。
明光奏技多如雨,应数王褒颂最佳。
鳌背神山接绛霞,每瞻辰极想京华。
祥烟色借宫城柳,湛露香浮御苑花。
天乐迥传双凤阙,云绥遥驻六龙车。
明光奏技多如雨,应数王褒颂最佳。
这首诗描绘了仙境般的景象与皇家的庄严氛围。诗人刘师邵以“鳌背神山接绛霞”开篇,巧妙地将神山与天边的红霞相连,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每瞻辰极想京华”,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的思念之情,即使在远离京城的地方,也时刻心系皇都。
“祥烟色借宫城柳,湛露香浮御苑花”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绘皇宫中的柳树被祥烟染色,御花园中花朵被露水香气环绕的画面,既展现了皇家园林的壮丽景色,也暗喻了朝廷的繁荣与祥和。而“天乐迥传双凤阙,云绥遥驻六龙车”则进一步渲染了皇家的威严与神圣,天上的乐声远远传来,双凤阙上云彩缭绕,六龙车停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皇家出行的壮观场面。
最后,“明光奏技多如雨,应数王褒颂最佳”两句,以明光宫为例,说明宫廷中技艺表演繁多,但诗人认为最值得赞美的应该是王褒的颂歌。这里不仅赞扬了王褒的文采,也暗示了诗人对宫廷艺术的欣赏与推崇。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仙境与皇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皇家文化的高度认同,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点。
国家有常典,执法尝持平。
好生原盛德,岂容民幸生。
唐宗昔纵囚,一时博美名。
放遣约自归,及期果如盟。
匪直信义孚,感格由至诚。
市恩以骫法,纪纲自此轻。
即云出恻隐,兹举难再行。
缅怀三代上,王道本人情。
茅屋几家山下住,长桥遥接山前路。
湖天雨过晓色开,满市晴岚带烟树。
远山近山杳霭间,前村后村相弥漫。
浮蓝积翠久不散,悬崖滴露松稍寒。
湘市老人头半白,琴仆从容随杖舄。
林外青帘卖酒家,山殽野蔌渔樵客。
洞庭春来湖水生,君山到处花冥冥。
波光澄涵横素练,树色掩映开银屏。
抚景徘徊看未足,飒飒天风满林麓。
何人独倚岳阳楼,长笛数声山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