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冷浸清溪底。溪光直到柴门里。卧对白蘋洲。
攲眠数钓舟。溪山无限好。恨不相逢早。
老病独醒多。如此良夜何。
山光冷浸清溪底。溪光直到柴门里。卧对白蘋洲。
攲眠数钓舟。溪山无限好。恨不相逢早。
老病独醒多。如此良夜何。
这首宋词《菩萨蛮》是宋代词人曾纡的作品,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开篇“山光冷浸清溪底”,以冷浸的山光倒映在清澈溪水中,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清凉的氛围。接着,“溪光直到柴门里”进一步强调溪水之清,它一路延伸,直照到诗人居住的简朴柴门前,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环境的亲近。
“卧对白蘋洲,攲眠数钓舟”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他躺在那里,面对着长满白蘋的洲渚,旁边还有几叶小舟,似乎在数着它们,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
下片“溪山无限好,恨不相逢早”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赞叹和遗憾,他遗憾未能早些遇见这样的美景,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最后,“老病独醒多,如此良夜何”揭示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因为年迈体衰,他独自清醒,面对这美好的夜晚,不知如何打发这寂寥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透露出一种淡泊而又深沉的人生哲理。
飞鸿瞥影回头渺。堪惆怅、两事升平年少。
春色半阑珊,况影形相吊。
面目须眉无一是,更剩得、无聊怀抱。壶小。
对茶烟禅榻,契结昏晓。
偶尔裙屐追随,借词牌杯酒,涂雕枯槁。
问字半亭,虚守太元残草。
海澨红桑经怕看,敢醉心、安期仙枣。休笑。
任老去文园,人求遗稿。
鸳鸯谱牒,前生谁注,水萍同幻。
月老欺人,枉说赤绳双绊。
谈恩讲爱痴儿女,夫婿黄金心羡。
算鹣鹣鲽鲽,到头缘尽,漆胶终断。旧时王谢宅燕。
移垒去、本是司空见惯。试看黄台瓜实,累累珠串。
馋夫一摘供消渴,抱蔓讴歌归缓。
怕春深槛外,鹦笼无锁,雉媒偷眼。
四围苍翠合,锦屏敞,列层岑。
忽马耳高骞,撑天尺咫,拔地千寻。晴阴。
一开一阖,锁连环、中有暮朝云。
往返诸仙玉驭,不劳风伯清尘。妆临。镜俯湖明。
鬟竞绿,黛争青。听高壑松涛,牙连海上,相向鸣琴。
飞楹。行春桥侧,峙碑亭、南北路平分。
游客叠携阮屐,清宵分听缑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