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女儿愁落晖,湘江江上鹧鸪飞。
行人试看君山竹,竹不成斑君始归。
湘江女儿愁落晖,湘江江上鹧鸪飞。
行人试看君山竹,竹不成斑君始归。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长沙竹枝歌十首(其七)》描绘了一幅湘江边的傍晚景象。"湘江女儿愁落晖",以女子的视角,借夕阳西下之景寓含淡淡的离愁,暗示湘江的美丽与哀婉。"湘江江上鹧鸪飞"进一步渲染了凄清的氛围,鹧鸪鸟的啼声常常在古代诗歌中象征着游子的思乡之情或离别之苦。
"行人试看君山竹",这里的"行人"可能是诗人自己或路过的人,他/她被邀请去观察湘江对岸的君山竹林。君山竹以其坚韧的形象,象征着坚守和期待,"竹不成斑君始归"则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期盼,只有当竹子上的斑驳印记出现,才意味着那个人将结束漂泊,回归故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湘江、鹧鸪、竹子等意象,构建了一幅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人世离别的感慨以及对团圆的深深期盼。
请君膝上琴,弹我白头吟。
忆昔君前娇笑语,两情宛转如萦素。
宫中为我起高楼,更开华池种芳树。
春天百草秋始衰,弃我不待白头时。
罗襦玉珥色未暗,今朝已道不相宜。
扬州青铜作明镜,暗中持照不见影。
人心回互自无穷,眼前好恶那能定。
君恩已去若再返,菖蒲花生月长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