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响沸笙歌。舞婆娑。莫问当头星斗夜如何。
钟漏尽。薰炉烬。露珠多。无奈追随残烛簇飞蛾。
高楼响沸笙歌。舞婆娑。莫问当头星斗夜如何。
钟漏尽。薰炉烬。露珠多。无奈追随残烛簇飞蛾。
这首《乌夜啼》描绘了一幅夜晚高楼中欢宴后的场景,充满了浓郁的古典韵味与情感层次。
“高楼响沸笙歌”,开篇即以“沸”字形容笙歌之声,生动地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欢腾,仿佛整个楼阁都被音乐的波澜所淹没。接着,“舞婆娑”三字,通过动态的描绘,展现出舞者轻盈曼妙的姿态,与上句的音乐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
“莫问当头星斗夜如何”,在这样的欢愉氛围中,诗人却巧妙地引入了一丝淡淡的忧郁。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夜色的欣赏,更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繁华易逝的感慨,让人不禁思考起宴会之后的寂静与孤独。
接下来的“钟漏尽,薰炉烬,露珠多”三句,时间的推移被细腻地刻画出来。钟声的消逝、香炉的熄灭、露珠的增多,这些细节的变化,既是对时间流逝的直观描述,也隐喻着宴会从热烈到结束的过程,以及随之而来的空虚与寂寞。
最后,“无奈追随残烛簇飞蛾”一句,以“残烛”和“飞蛾”的形象,将主题推向高潮。残烛象征着即将熄灭的欢乐与繁华,而飞蛾则代表了对光明的执着追求,即使知道结局是毁灭,仍义无反顾地扑向火焰。这一对比,深刻揭示了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最终面对的失落之间的矛盾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宴会后的情感波动,以及对生命短暂与美好易逝的深刻反思,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哲学思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