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梅花雪欲晴,一帘灯影照平生。
少依马况情偏苦,早事王通业未成。
角枕冷传风里叶,松窗光借水边萤。
分明寂寞伤心夜,却有关河旅雁声。
闻道梅花雪欲晴,一帘灯影照平生。
少依马况情偏苦,早事王通业未成。
角枕冷传风里叶,松窗光借水边萤。
分明寂寞伤心夜,却有关河旅雁声。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夜晚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情的氛围。
首句“闻道梅花雪欲晴”,以梅花与雪花作为冬日景象的象征,预示着寒冷即将过去,暗含着对春天的期待与希望。接着,“一帘灯影照平生”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温馨而又略显孤独的场景中,灯光映照在窗帘上,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影,流露出一种平静而又深沉的情感。
“少依马况情偏苦,早事王通业未成”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反思。马况与王通分别出自《史记》中的《滑稽列传》与《汉书》,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年轻时的追求与未能实现的理想,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心苦涩与遗憾。
“角枕冷传风里叶,松窗光借水边萤”描绘了一幅冬夜静谧的画面,角枕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冰冷,松树的窗户借着远处水面的萤火之光,增添了几分幽暗与神秘。这些细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寂静与美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最后,“分明寂寞伤心夜,却有关河旅雁声”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在这样一个寂寞的夜晚,诗人的心境似乎与外界产生了共鸣,远方传来旅雁的叫声,既增加了环境的凄凉感,也暗示了诗人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静谧之中蕴含着深深的哀愁与对家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与思念的冬夜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眷恋和对理想未竟的感慨,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特有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
今夕知何夕,白露涵秋空。
褰衣踏明月,如在琼瑶宫。
细数秋兔毫,桂树何玲珑。
当年谁所种,翳此天公瞳。
清光知人意,飞影入杯中。
流霞酌不尽,清光浩无穷。
我欲溯白云,一访东坡翁。
扁舟下赤壁,此乐将无同。
畴昔缟衣仙,化作羽衣僮。
酒酣邀我去,鹤背冷松风。
灵宫夜醮馀,香雾飞不起。
更衣步石坛,风露浩如洗。
月波走金蛇,入我清尊里。
引杯不复疑,弓影正如此。
夜深闻雁过,歘见巾落几。
松閒龙一吟,风庭应落子。
空中步虚声,隐隐犹未已。
两翁久忘世,木石以为徒。
偶然相值遇,风月应指呼。
废兴非吾事,胡为此区区。
但觉腹中事,似落纸上图。
一以我为渔,神游渺江湖。
一以我为樵,梦为山泽臞。
形骸随所寓,何者为真吾。
尚忘彼与此,况复朝市娱。
西风下落日,渡口炊烟孤。
无问亦无答,长笑归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