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退之李花诗》
《读退之李花诗》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近红暮看失燕支,远白宵明雪色奇。

花不见桃惟见李,一生不晓退之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退tuìzhīhuāshī
sòng / yángwàn

jìnhóngkànshīyànzhīyuǎnbáixiāomíngxuě

huājiàntáowéijiànshēngxiǎo退tuìzhīshī

注释
红:指夕阳或晚霞的红色。
燕支:古代化妆品,也指植物,这里可能象征女性或某种颜色。
远白:远方的白色,可能指月光或雪景。
退之诗:指唐代诗人韩愈的诗,这里暗示对诗歌的理解或诗人名字的敬意。
翻译
傍晚时分,接近红色的天幕下,燕支(一种化妆品或植物)的踪影消失无踪。
深夜里,远处的白色明亮如雪,景色奇特。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读退之李花诗》。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物,抒发了自己对生命和事业的一种感悟。

"近红暮看失燕支"一句,借晚霞映照下的空无燕巢,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怀念。此处“近”字用得妙,它既指时间上的临近,也暗示心情上的贴近。"远白宵明雪色奇"则描绘了一幅夜晚雪景,远方的雪色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洁白和异常,这里的"奇"不仅形容雪景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奇妙无穷的赞叹。

第三句"花不见桃惟见李",通过鲜明的对比,传递出一种独特的情感。这里的“花”泛指春天万物盛开,而“桃”和“李”则分别代表了不同类型的花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众多选择中专注于某一特定事物的态度,可能是对个人志趣的坚持,也或许是在喻指诗人的文学取向。

最后一句"一生不晓退之诗"则点明了全诗的主题。这里“退之”指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而“退之诗”则代表了一种高洁、清新的诗风。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对于李商隐那种超脱世俗纷扰、高洁独立的艺术追求,一直不曾有所了解或领悟,反映出诗人的自谦和对前贤的敬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到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和贾陶二老二首·其一

已愧名邦忝,仍无秀句传。

花光随处好,草色与愁连。

讼少庭常寂,心閒地更偏。

先生肯乘兴,一醉赏风烟。

(0)

和钟漕汝强四首·其三

风日薰薰草树深,黄鹂迁木送新音。

有怀春服成雩咏,遥想青山伴醉吟。

诗老幽栖虽地僻,圣君高拱正天临。

未须静处论方药,会见蒲轮远访寻。

(0)

冬至前半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唱和十首·其五

追陪强韵思犹迟,寄语疏林恐未知。

酒半寻香攀近蕊,夜分然烛照高枝。

莫愁花浪翻天远,且看鲛鮹剪玉宜。

冠冕众芳归独步,固应桃李不同时。

(0)

子正生日以黄柑为寿

正论风流不辱亲,高文还称掌丝纶。

岂惟补衮须词伯,自是安邦出诤臣。

岁晚已回松柏操,时来休爱水云身。

欲为公寿倡优拙,戏遣商山四老人。

(0)

题指南轩二绝·其二

轩辕逸驾已旋归,赤水玄珠却背驰。

南去北来何处是,坐令杨子泣多岐。

(0)

和叔夏十绝·其七游碧玉泉

种竹何时匝两垠,只今疏翠已情亲。

会看染合全溪影,照映来游碧落身。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