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渔浦作》
《过渔浦作》全文
宋 / 刁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一水相望越与杭,渡头人物见微茫。

翩翩商楫来溪口,隐隐耕犁入富阳。

市肆凋疏随浦尽,山峰重叠傍江长。

民瞻熊轼咸相谓,太守经行此未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zuò
sòng / diāoyuē

shuǐxiāngwàngyuèhángtóurénjiànwēimáng

piānpiānshānglái谿kǒuyǐnyǐngēngyáng

shìdiāoshūsuíjìnshānfēngzhòngdiébàngjiāngcháng

mínzhānxióngshìxiánxiāngwèitàishǒujīngxíngwèicháng

注释
一水:一条河。
相望:遥望。
越:古代国名,今浙江一带。
杭:杭州。
渡头:渡口。
微茫:模糊不清。
翩翩:轻盈的样子。
商楫:商船。
溪口:河流的入口处。
隐隐:隐约可见。
富阳:古县名,今浙江富阳。
市肆:店铺和市场。
凋疏:零落稀疏。
浦:水边。
重叠:层层叠叠。
江长:江岸绵延。
民瞻:百姓观看。
熊轼:古代官员出行时乘坐的一种有遮蔽的车子。
咸:都。
太守:古代地方行政长官。
经行:经过。
未尝:未曾。
翻译
一水相望越与杭,渡头人物见微茫。
翩翩商楫来溪口,隐隐耕犁入富阳。
市肆凋疏随浦尽,山峰重叠傍江长。
民瞻熊轼咸相谓,太守经行此未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开篇“一水相望越与杭,渡头人物见微茫”两句,通过对比远近景物的大小,营造出一种空间感和深邃感,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感受到那一水之隔的遥远与渺小。诗人巧妙地运用“越与杭”的历史文化内涵,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时空交织在一起。

接下来的“翩翩商楫来溪口,隐隐耕犁入富阳”两句,描绘了船只在水面上轻盈地滑行,以及农夫在田间勤劳耕作的情景。这里的“翩翩”和“隐隐”都是动静结合的笔触,不仅传达出画面的生动性,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市肆凋疏随浦尽,山峰重叠傍江长”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边缘化的市场和连绵不绝的山峰。这里的“凋疏”形容商市的稀少,不仅是对景物的刻画,也反映出诗人对于那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一种感受。

最后,“民瞻熊轼咸相谓,太守经行此未尝”两句,通过百姓和官吏的互动,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风景的共同赞赏,以及官员对这片土地的关注。这里的“咸相谓”和“经行”都传递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细的笔触和深远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江南水乡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以及对自然美景与社会生活的独到感悟。

作者介绍

刁约
朝代:宋

(?—1082)宋润州丹徒人,字景纯。刁衎孙。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庆历初与欧阳修同知礼院,四年坐院祠神饮酒事出通判海州。嘉祐初以太常少卿使契丹,还判度支。历知扬州、宣州、湖州。神宗熙宁初判太常寺。辞官后筑藏春坞,收藏图书甚富。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皆爱敬之。卒年八十余。
猜你喜欢

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其四

风尘西北三边警,灾沴东南万姓艰。

世事去今无限在,只应张翰不相关。

(0)

兴隆寺致斋

漠漠香灯佛座前,寝衣相对不成眠。

明禋夙奉廷中戒,清净来修物外缘。

竹树湘帘新月色,鬓丝禅榻旧风烟。

无端忽忆朝元事,笑隔春风又一年。

(0)

题画·其七

万木缘山过雨青,山回路断水泠泠。

分明记得环滁胜,只欠临溪着小亭。

(0)

厓山大忠祠·其四

千载英雄馀恨在,怒涛惊浪日摏撞。

有天肯与仇同戴,无面能看主再降。

烈士深悲甘蹈海,中原不复竟如江。

君王莫罪风波恶,应是憸人解覆邦。

(0)

灵岩山绝顶望太湖

灵岩山正当胥口,落日西南望太湖。

双岛如螺浮欲吐,片帆和鸟去俱无。

閒论往事何能说,不见高人试一呼。

慎勿近前波浪恐,大都奇绝在模糊。

(0)

暮春

高榆风定翠相围,天气悠扬思转微。

画阁凝香新试扇,春肌生汗欲更衣。

乍闻幽鸟浑无见,时堕游丝忽漫飞。

惆怅东阑寻晓梦,落花芳草已都非。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