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厓山吊古·其六》
《厓山吊古·其六》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汴杭回首即荒滨,三徙逢厓事竟真。

天地有灵应一涕,风波垂死泣孤臣。

何来赤手堪扶国,即去黄冠亦误身。

还是中华千古地,长风吹雨洗腥尘。

(0)
鉴赏

这首诗《厓山吊古(其六)》由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感慨。

首句“汴杭回首即荒滨”,以“汴杭”象征繁华与兴盛,“荒滨”则暗示了衰败与荒凉,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接着“三徙逢厓事竟真”,“三徙”可能暗指历史上的三次迁都或重大迁移,而“厓”则是南宋末年抗元英雄陆秀夫自尽的地方,这里用“三徙”与“厓”相联系,强调了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不可更改性。

“天地有灵应一涕,风波垂死泣孤臣”,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自然界的天地与人类的情感相连,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在动荡的时局中,孤臣(指孤立无援的忠臣)的命运如同波涛中的浮木,随时可能沉没,这种生死边缘的挣扎,触动了天地间的悲悯之情。

“何来赤手堪扶国,即去黄冠亦误身”,这两句是对历史人物能力与命运的反思。赤手,比喻空有抱负而无实际手段;黄冠,古代道士的服饰,这里可能象征着放弃世俗身份,寻求精神解脱。这两句表达了对英雄未能施展抱负的遗憾,以及对个人选择可能导致的后果的思考。

最后,“还是中华千古地,长风吹雨洗腥尘”,以“中华千古地”强调了这片土地的历史悠久和文化传承,而“长风吹雨洗腥尘”则寓意着时间的流逝能够冲刷掉历史的污垢,留下纯净的记忆。整首诗在对历史的回顾中,蕴含了对英雄主义的颂扬、对国家命运的深思以及对时间力量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王右司家池阁

寒日照竹色,老槐摇池光。

凭栏俯虚檐,忽此陶一觞。

主人与客笑,万事俱茫茫。

回首十年梦,吹霜晚云黄。

(0)

急雨

淫淫夏暑雨,小民惟曰怨。

连朝浸田塍,一夜倒河堰。

寻常已食麦,积久况少饭。

钱币易低昂,亦合利商贩。

(0)

中夜危坐雨声清甚

倦卧一榻上,展转不能寐。

更听蟋蟀吟,时时风雨至。

披衣起趺坐,数息存妙寄。

其生何用观,夜气吾已志。

(0)

晚晴

两年元日阴,今年元日晴。

微霜起清寒,人物多欢声。

行都占江海,鱼盐易经营。

何时复三京,万世开太平。

(0)

春分前一日·其二

青青叶中兰,庭幽有馀芳。

新葩明轻茎,知我春昼长。

安得滋九畹,命骚与争光。

风泛不须纫,深林宜永藏。

(0)

春晚

馀霭净麦岐,流晖转兰皋。

燕垒落梁尘,渔舠激埼涛。

芳斟竞飞斝,绮思归摇毫。

良燕气清和,物色如春韶。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