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怜书著就,亦是一春秋。
受业文宣母,横经大石楼。
少年娱黄老,中岁赖穷愁。
绝学江门在,吾曾夙夜求。
自怜书著就,亦是一春秋。
受业文宣母,横经大石楼。
少年娱黄老,中岁赖穷愁。
绝学江门在,吾曾夙夜求。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壬子春日弄雏轩作(其八)》。屈大均以诗文见长,此诗表达了他对自己著作过程的感慨与对学问追求的执着。
首句“自怜书著就,亦是一春秋”,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辛辛苦苦写成一本书,就像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四季轮回,充满了辛勤与坚持。这句诗既是对自身努力的肯定,也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接着,“受业文宣母,横经大石楼”描绘了学习环境的庄严与学术氛围的浓厚。文宣母可能指的是古代尊称孔子为文宣王的母亲,这里借指传授知识的母亲或老师;大石楼则可能是指藏书丰富、学术研讨的场所,营造出一种学术殿堂的氛围。
“少年娱黄老,中岁赖穷愁”两句,反映了诗人年轻时或许追求道家思想的轻松自在,而到了中年,则是在生活的困顿中寻求学问的慰藉。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人生阶段的不同追求和体验。
最后,“绝学江门在,吾曾夙夜求”表达了诗人对学术的执着追求。绝学江门可能是指某种高深的学问或学术流派,诗人说它就在那里,自己曾经日夜不息地寻求,体现了他对学问的热爱与不懈追求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对时间的感慨以及对生活困境的坚韧态度,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文学价值。
白日欲尽东方高,寒云黯黯天风号。
故人束装已逾月,欲发不发心劳劳。
北登大庾阻舟楫,西瞻郁水多旌旄。
同人饯送每不及,各自掩户依蓬蒿。
孤帆明发挂珠海,赋诗我独含霜毫。
往时有句用不得,昨日事势非前朝。
夫子文章擅时誉,千金挥洒真人豪。
尽披肝胆与时辈,每思羽翼乘烟涛。
曷不归飞向林皋,岸花三月湖水阔。
为君把钓连巨鳌,请君酌酒倾葡萄。
青天会得开老眼,绿鬓应须减二毛。
跻险力未疲,白日停西峰。
将酌石上泉,迤逦投云松。
幽寺肃古苔,绝壁悬高窗。
列席就清阴,开襟面凉风。
石床倚林标,远眺千里江。
原野渐微没,井邑方空濛。
今古一朝暮,宇宙何终穷。
茫茫大梦内,往哲留其踪。
聊为命觞壶,冥寄开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