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歇夜初霁,鹊飞星正疏。
乾坤灯下影,魂魄枕边书。
隔水分更漏,前身想木鱼。
岑岑天欲曙,头白不堪梳。
雨歇夜初霁,鹊飞星正疏。
乾坤灯下影,魂魄枕边书。
隔水分更漏,前身想木鱼。
岑岑天欲曙,头白不堪梳。
这首明代诗人黄甲的《不寐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夜晚画面。首句“雨歇夜初霁”写出了雨后的清新与宁静,夜色刚刚放晴,透露出一丝宁静的氛围。"鹊飞星正疏"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鹊鸟飞翔,星空稀疏,显得格外静谧。
接下来,“乾坤灯下影”描绘了诗人独坐灯下,身影映照在周围,暗示着他的孤独和思考。"魂魄枕边书"则表达了诗人沉浸在阅读中,仿佛与书中人物神游,精神世界丰富而深邃。
“隔水分更漏”通过更漏声的传递,暗示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焦虑或期待。"前身想木鱼"可能寓意着诗人对过去的回忆或者对僧侣生活的冥想,木鱼声常常与禅修相关。
最后两句“岑岑天欲曙,头白不堪梳”描绘了黎明将至的景象,诗人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已年华老去,连梳理白发都力不从心,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沧桑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夜晚的思绪与心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时间以及自我境况的深刻反思。
征人遥遥出古城,双轮齐动驷马鸣。
山川无处无归路,念君长作万里行。
野田人稀秋草绿,日暮放马车中宿。
惊麏游兔在我傍,独唱乡歌对僮仆。
君家大宅凤城隅,年年道上随行车。
愿为玉銮系华轼,终日有声在君侧。
门前旧辙久已平,无由复得君消息。
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
舞爱双飞蝶,歌闻数里莺。
江深青草岸,花满白云城。
为政多孱懦,应无酷吏名。
出城烟火少,况复是今朝。
闲坐将谁语,临觞只自谣。
阶前春藓遍,衣上落花飘。
妓乐州人戏,使君心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