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胜逾千载,祖龙安在哉。
寒潮平复落,幽鸟去还来。
龙凿功全异,牛山事可哀。
不知终古恨,谁见劫成灰。
厌胜逾千载,祖龙安在哉。
寒潮平复落,幽鸟去还来。
龙凿功全异,牛山事可哀。
不知终古恨,谁见劫成灰。
这首诗名为《秦淮》,是宋代诗人胡宿所作。诗中以秦淮河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句“厌胜逾千载”,开篇即点出秦淮河历史悠久,历经千年仍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与风采。接着,“祖龙安在哉”一句,巧妙地将秦淮河与秦始皇相联系,暗含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反思,同时也引出了对时间无情、世事无常的感慨。
“寒潮平复落,幽鸟去还来”描绘了秦淮河畔四季更迭、自然轮回的景象,寒潮过后,河流平静,鸟儿自由飞翔,来来往往,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不息,也暗示了人事的更迭与变迁。
“龙凿功全异,牛山事可哀”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龙凿,可能是指古代对河流进行治理或改造的工程,这里用来比喻历史上的重大变革;牛山,典故出自《左传》,指齐景公登牛山而感伤人生短暂。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革与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生命有限的哀叹。
最后,“不知终古恨,谁见劫成灰”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千古以来无数遗憾与痛苦的无奈与无力感,以及对历史洪流中一切事物最终归于毁灭的深刻认识。整首诗通过对秦淮河的描写,寓言般地探讨了时间、历史、生命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哲学思考。
昔我先君子,受爵每惧盈。
国恩恨未报,遗训昭誓盟。
两兄既即世,与子相须生。
学问若过时,书剑两无成。
年各过五十,以恩厕簪缨。
出虽稍迟滞,亦忝半刺荣。
幸有旧田庐,勤俭可无营。
宦游要及物,闲居亦舒情。
乖隔踰一年,便风劳寄声。
愿言速加鞭,晨兴课归程。
有亲头已白,中夜梦纡萦。
日日迟尔至,一尊欢笑并。
五马固足恋,二毛还可惊。
幸有故园竹,霜葩娱弟兄。
岂务耳目玩,庶令心体平。
一瓢晏共饮,诗书托馀龄。
长孺濮阳人,十世士于卫。
矫制发仓廪,河内被恩霈。
辞令守东海,卧阁动经岁。
田鼢与卫青,未尝屈其贵。
张汤每遭骂,刀笔忝廷尉。
无知五百人,阑出实何罪。
犯颜为力谏,武帝不知愧。
十年死淮阳,不入禁闼内。
呜呼社稷臣,傅爰岂其配。
鲤湖仙去几何年,翠壁苍崖峻属天。
愧我衰踪滞尘土,羡君逸足跨云烟。
惊天姓字名濡隐,无地楼台旧相贤。
莫道迹陈人已远,联镳到处草犹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