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池祷雨》
《龙池祷雨》全文
宋 / 虞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御府金奁出宝薰,爇来池上定知闻。

龙应覆手能为雨,岫岂无心漫出云。

秧插高田犹未遍,泉流幽涧恐难分。

奉常典礼吾方与,毋作神羞视秩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óngchídǎo
sòng / chóu

jīnliánchūbǎoxūnruòláichíshàngdìngzhīwén

lóngyìngshǒunéngwèixiùxīnmànchūyún

yāngchāgāotiányóuwèibiànquánliúyōujiànkǒngnánfēn

fèngchángdiǎnfāngzuòshénxiūshìzhìwén

鉴赏

这首宋诗《龙池祷雨》是虞俦所作,诗人以金奁中的宝薰为引子,描绘了祈求降雨的场景。首句“御府金奁出宝薰”形象地展现了皇家祭祀时的庄重气氛和珍贵的香料。接着,“爇来池上定知闻”暗示点燃香薰后,龙神似乎能感知到人们的祈祷。

“龙应覆手能为雨”运用象征手法,将龙与雨水联系起来,表达对龙神降雨能力的敬畏。而“岫岂无心漫出云”则进一步描绘自然景象,暗示山峦间的云雾可能因龙的感应而生,增加了神秘感。

“秧插高田犹未遍,泉流幽涧恐难分”两句,通过农事尚未完成的细节,反映出人们对雨水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描绘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奉常典礼吾方与,毋作神羞视秩文”表达了诗人参与祭祀仪式的虔诚态度,提醒人们在祈求降雨的同时,也应尊重传统的礼仪制度,不可轻慢神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祈雨为主题,融合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展现出古代中国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盼。

作者介绍

虞俦
朝代:宋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猜你喜欢

赠南华拱禅师

祖叶彫零四百年,法灯今见拱师传。

堂头海会僧三百,昼课莲经暮叩禅。

(0)

雨馀

飞雨淙淙万弩奔,雨馀气象变朝曛。

长虹挂雨出青嶂,落日翻光烧赤云。

得水跳蛙惟召闹,投林栖雀自求群。

欲寻方外无穷乐,更满梨花四五分。

(0)

句·其一

客里不知春早晚,失惊红雨到墙阴。

(0)

和赵从道赋菜畦春富贵·其一

多生菜气粥鱼僧,味菜还如好色登。

戏学挑根和露煮,正堪摘稻配香蒸。

(0)

潞公与梅圣俞论古人有纯用平声字为诗如枯桑知天风是也而未有用侧字者翌日圣俞为诗云月出断岸口照此别舸背独且与妇饮颇胜俗客对大为潞公所赏追用其语作侧字四绝平字梅花一篇·其三侧字

节物暗老我,壮志特未已。

事业力自致,贵贱命可委。

(0)

清明前三日将晚风雹大作枕上赋此

寒云压初晓,檐溜如飞瀑。

惊雷下檐来,万瓦鸣枯竹。

长髯不敢卧,起视乱双目。

报言此何祥,众宝归我屋。

细大同茧栗,照耀比灯烛。

又如倾水晶,一扫可数斛。

翁速共罗取,富者人所欲。

长髯尔何痴,妄相堪捧腹。

降雹注大雨,是岂诵不熟。

都缘春风老,地远孤花木。

瘴裹荔枝林,东皇意宁足。

骑龙作清明,云间散珠玉。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