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云压初晓,檐溜如飞瀑。
惊雷下檐来,万瓦鸣枯竹。
长髯不敢卧,起视乱双目。
报言此何祥,众宝归我屋。
细大同茧栗,照耀比灯烛。
又如倾水晶,一扫可数斛。
翁速共罗取,富者人所欲。
长髯尔何痴,妄相堪捧腹。
降雹注大雨,是岂诵不熟。
都缘春风老,地远孤花木。
瘴裹荔枝林,东皇意宁足。
骑龙作清明,云间散珠玉。
寒云压初晓,檐溜如飞瀑。
惊雷下檐来,万瓦鸣枯竹。
长髯不敢卧,起视乱双目。
报言此何祥,众宝归我屋。
细大同茧栗,照耀比灯烛。
又如倾水晶,一扫可数斛。
翁速共罗取,富者人所欲。
长髯尔何痴,妄相堪捧腹。
降雹注大雨,是岂诵不熟。
都缘春风老,地远孤花木。
瘴裹荔枝林,东皇意宁足。
骑龙作清明,云间散珠玉。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清晨醒来时所见的壮观景象。首句“寒云压初晓”形象地写出天色阴沉,云层厚重,暗示着风雨欲来的气氛。檐溜如飞瀑,形容雨势急骤,仿佛瀑布般倾泻而下。"惊雷下檐来,万瓦鸣枯竹"进一步渲染了雷声之大,连瓦片都如同枯竹般发出响声。
诗人因惊雷而惊醒,"长髯不敢卧",显示出他的紧张与好奇。他询问这是否预示吉祥,认为众多财富将降临其家,"众宝归我屋",比喻财富如珠玉般繁多。然而,他自嘲地说,即使富有也是世人所求,自己却显得痴傻,让人笑谈。
接着,诗人以"降雹注大雨"形容雹子密集如水晶,数量巨大,仿佛能装满数斛。他提醒自己,这场风雨并非诵经不熟所致,而是春风已逝,偏远之地的自然现象。他以"瘴裹荔枝林,东皇意宁足"暗指春天即将过去,荔枝树在恶劣天气中仍顽强生长,象征着生命力。
最后,诗人想象自己骑龙飞翔,清明节气到来,天空洒落如珠玉般的雨滴,寓意着洗涤尘埃,带来清新的开始。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感受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