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下清塘好,清塘胜若耶。鸳鸯飞镜浦,鸂?睡银沙。
两桨夹螳臂,双榔交犬牙。
照波还自惜,艳色似荷花。
袖惹红萍湿,裙牵翠蔓斜。
大堤东过客,背面在蒹葭。
日落江风起,清歌杂笑哇。
若下清塘好,清塘胜若耶。鸳鸯飞镜浦,鸂?睡银沙。
两桨夹螳臂,双榔交犬牙。
照波还自惜,艳色似荷花。
袖惹红萍湿,裙牵翠蔓斜。
大堤东过客,背面在蒹葭。
日落江风起,清歌杂笑哇。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的《采菱曲》,描绘了一幅清塘采菱的优美画面。首句“若下清塘好”赞美了池塘的清澈,接着“清塘胜若耶”将此地与著名的若耶溪相提并论,暗示其景色之美。诗人通过“鸳鸯飞镜浦,鸂?睡银沙”生动描绘了水鸟的和谐共处,水面如镜,禽鸟悠然。
“两桨夹螳臂,双榔交犬牙”运用比喻,写出采菱人熟练的动作,如同螳螂夹持,双桨交错,富有动态感。接下来,“照波还自惜,艳色似荷花”借菱叶的艳丽色彩,表达了对菱花的欣赏,也暗喻采菱女子的美丽。
“袖惹红萍湿,裙牵翠蔓斜”细致描绘了女子采摘菱角时的情景,衣裙被水草沾湿,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最后两句“大堤东过客,背面在蒹葭”写过路行人看到这一幕,不禁回头欣赏,而女子们则隐没在芦苇丛中,增添了神秘和诗意。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通过采菱的场景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恬静生活和女子的婉约之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朔云垂天野四平,羌笛叫月山秋清。
金台此日燕万里,绵蕞当年鲁两生。
衢路屏营诗少味,江关萧瑟赋多情。
西风瞥眼鲈鱼鲙,一夜相思闻雁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