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深幽寂寂,四月似秋天。
夜久听山雨,晚来添石泉。
断岩风啸木,疏竹鸟栖烟。
钟鼓林梢动,空堂已罢禅。
寺深幽寂寂,四月似秋天。
夜久听山雨,晚来添石泉。
断岩风啸木,疏竹鸟栖烟。
钟鼓林梢动,空堂已罢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深邃的山寺景象。首句“寺深幽寂寂”,以“深”和“寂”两个字,传达出寺庙隐藏在山林之中,环境清幽的特点。四月本应是春意盎然之时,但诗人却感到“四月似秋天”,暗示了山寺的独特气候,可能是气候凉爽,或是诗人内心心境所致。
接下来的两句“夜久听山雨,晚来添石泉”,进一步渲染了寂静的氛围。夜晚山雨声潺潺,增添了寺庙的宁静,而石泉的滴答声则像是自然的乐章,与山雨共鸣。诗人通过“断岩风啸木,疏竹鸟栖烟”,描绘了山间风吹过断崖,竹林稀疏,鸟儿栖息在轻烟笼罩的竹枝上的画面,动静结合,更显山寺的空灵。
最后两句“钟鼓林梢动,空堂已罢禅”,以钟鼓声打破寂静,但并非热闹,而是来自林梢的微弱回荡,显示出僧人们修行生活的庄重与和谐。空荡的禅堂里,禅修已经结束,但那份禅意似乎依然弥漫在空气中。
整体来看,陈宗远的《寺深》以其细腻的笔触,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空间,让人感受到寺庙生活的静谧与深远。
贪看霜月步亭皋,不觉寒侵范叔袍。
且倚诵诗驱疟鬼,断无人寄碧腴膏。
十乘元戎又启行,澄川老稚送倾城。
北风吹转旌旗影,东海欢腾鼓吹声。
桑麦千村无吠犬,波涛万里息奔鲸。
新年凤诏催归觐,殿内金瓯覆姓名。
某丘某水记儿时,陈迹迷茫问不知。
观里看花空有菜,山南种豆落为萁。
林疏想弋逋仙鹤,壁坏应墁坡老诗。
只怪西湖顽面目,浓妆犹自学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