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收鱼笱,呼童掩竹关。
乘风非北牖,步月即东山。
湖海登楼倦,园林抱瓮閒。
美人安可望,厌说落花班。
薄暮收鱼笱,呼童掩竹关。
乘风非北牖,步月即东山。
湖海登楼倦,园林抱瓮閒。
美人安可望,厌说落花班。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春日幽居十首和薛景登韵(其六)》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的生活情景。首句“薄暮收鱼笱”写渔夫在黄昏时分收起捕鱼的器具,显示出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给自足。接着,“呼童掩竹关”则传达出诗人呼唤童子关闭竹制篱门,保护家园的闲适态度。
“乘风非北牖,步月即东山”两句,通过写诗人乘风而行,不是为了逃离,而是欣赏自然,沿着月光漫步至东山,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接下来,“湖海登楼倦,园林抱瓮閒”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山水园林的沉醉,以及在其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最后,“美人安可望,厌说落花班”以美人比喻理想或美好的事物,诗人感叹自己无法轻易触及,更愿意沉浸在眼前平凡的生活中,不愿过多提及那些遥不可及的繁华。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春日幽居的闲适生活和淡泊心境。
三千三百西江水,自古如今要路津。
月夜歌谣有渔父,风天气色属商人。
沙村好处多逢寺,山叶红时觉胜春。
行到南朝征战地,古来名将尽为神。
我知世无幻,了无干世意。
世知我无堪,亦无责我事。
由兹两相忘,因得长自遂。
自遂意何如,闲官在闲地。
闲地唯东都,东都少名利。
闲官是宾客,宾客无牵累。
嵇康日日懒,毕卓时时醉。
酒肆夜深归,僧房日高睡。
形安不劳苦,神泰无忧畏。
从官三十年,无如今气味。
鸿虽脱罗弋,鹤尚居禄位。
唯此未忘怀,有时犹内愧。
蔼蔼江气春,南宾闰正月。
梅樱与桃杏,次第城上发。
红房烂簇火,素艳纷团雪。
香惜委风飘,愁牵压枝折。
楼中老太守,头上新白发。
冷澹病心情,暄和好时节。
故园音信断,远郡亲宾绝。
欲问花前尊,依然为谁设。
我心忘世久,世亦不我干。
遂成一无事,因得长掩关。
掩关来几时,髣髴二三年。
著书已盈帙,生子欲能言。
始悟身向老,复悲世多艰。
回顾趋时者,役役尘壤间。
岁暮竟何得,不如且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