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世无幻,了无干世意。
世知我无堪,亦无责我事。
由兹两相忘,因得长自遂。
自遂意何如,闲官在闲地。
闲地唯东都,东都少名利。
闲官是宾客,宾客无牵累。
嵇康日日懒,毕卓时时醉。
酒肆夜深归,僧房日高睡。
形安不劳苦,神泰无忧畏。
从官三十年,无如今气味。
鸿虽脱罗弋,鹤尚居禄位。
唯此未忘怀,有时犹内愧。
我知世无幻,了无干世意。
世知我无堪,亦无责我事。
由兹两相忘,因得长自遂。
自遂意何如,闲官在闲地。
闲地唯东都,东都少名利。
闲官是宾客,宾客无牵累。
嵇康日日懒,毕卓时时醉。
酒肆夜深归,僧房日高睡。
形安不劳苦,神泰无忧畏。
从官三十年,无如今气味。
鸿虽脱罗弋,鹤尚居禄位。
唯此未忘怀,有时犹内愧。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以及对个人生活状态的满足与享受。诗中“我”字多次出现,强调主体意识和个人选择,显示出诗人独立的人格魅力。
“两相忘”意味着诗人与世俗之间达成了互不干扰的平衡,这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使得诗人能够“长自遂”,即长久地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闲适的,远离了功名利禄的纷争,只在一个“闲官”位置上过着简单的日子。
东都作为地点,被描绘为一个少有世俗牵绊的地方,这里的“闲官”就是诗人自己,他不再是官场中的一分子,而是客居此地,享受清净无为的生活。嵇康和毕卓作为历史上的隐逸形象,他们日日懒惰、时时醉酒的生活方式,被诗人用来反映自己的心境。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三十年官场生涯的一种释然,虽然现在的生活状态与过去有很大不同,但内心却更加平和。鸿鸟脱离了猎人的罗网,鹤立于禄位,象征着自由和安稳,这是诗人对现状的满意与自信。而最后一句“唯此未忘怀,有时犹内愧”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某些行为或选择仍有所留恋和内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