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怀》
《咏怀》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我知世无幻,了无干世意。

世知我无堪,亦无责我事。

由兹两相忘,因得长自遂。

自遂意何如,闲官在闲地。

闲地唯东都,东都少名利。

闲官是宾客,宾客无牵累。

嵇康日日懒,毕卓时时醉。

酒肆夜深归,僧房日高睡。

形安不劳苦,神泰无忧畏。

从官三十年,无如今气味。

鸿虽脱罗弋,鹤尚居禄位。

唯此未忘怀,有时犹内愧。

(0)
注释
我知世无幻:了解世间并无虚幻之事。
了无干世意:对世间的事物无所牵挂。
世知我无堪:世人知道我没有承担重任的能力。
亦无责我事:也没有对我有所指责。
由兹两相忘:因此双方都忘记了彼此。
因得长自遂:所以能长久地随心所欲。
形安不劳苦:身体安逸,不需承受辛劳。
神泰无忧畏:精神安泰,没有恐惧和忧虑。
鸿虽脱罗弋:鸿雁虽然脱离了猎人的罗网。
鹤尚居禄位:但白鹤仍然占据着高位。
翻译
我知道世间并无虚幻,对世间之事无所挂碍。
世人知道我不堪大任,也没有责怪我什么。
因此彼此相忘,使我得以长久自在。
自在的生活如何呢,就是身居闲职在闲适之地。
闲适之地唯有东都洛阳,那里名利之徒少。
身为闲官如同宾客,没有世俗的牵绊。
嵇康天天慵懒,毕卓常常醉酒。
夜晚深巷归酒肆,日上三竿僧房眠。
身体安宁不受劳苦,心灵安泰无惧忧患。
为官三十年,从未有如今的惬意。
鸿雁虽脱离罗网,白鹤仍居于禄位。
只有这闲适之情未曾忘怀,偶尔内心还会感到惭愧。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以及对个人生活状态的满足与享受。诗中“我”字多次出现,强调主体意识和个人选择,显示出诗人独立的人格魅力。

“两相忘”意味着诗人与世俗之间达成了互不干扰的平衡,这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使得诗人能够“长自遂”,即长久地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闲适的,远离了功名利禄的纷争,只在一个“闲官”位置上过着简单的日子。

东都作为地点,被描绘为一个少有世俗牵绊的地方,这里的“闲官”就是诗人自己,他不再是官场中的一分子,而是客居此地,享受清净无为的生活。嵇康和毕卓作为历史上的隐逸形象,他们日日懒惰、时时醉酒的生活方式,被诗人用来反映自己的心境。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三十年官场生涯的一种释然,虽然现在的生活状态与过去有很大不同,但内心却更加平和。鸿鸟脱离了猎人的罗网,鹤立于禄位,象征着自由和安稳,这是诗人对现状的满意与自信。而最后一句“唯此未忘怀,有时犹内愧”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某些行为或选择仍有所留恋和内疚。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山馆

秋萤尝照小窗书,流水青山是客居。

自许闲心如野鹤,谁知余乐及池鱼。

云踪来往清风后,萍叶分离骤雨初。

曾约明晨访岩屋,殷勤折简未应虚。

(0)

南山行为梅林司马赋四首·其二

我心空自摧,太息今与古。

上山多饥鸢,下山多猛虎。

道路寂无人,日暮楚三户。

停车一以悲,深林有巢父。

(0)

海上

秦山青截海门斜,万筏凌秋叠浅沙。

聚落萧疏耕读尽,潮来潮往是生涯。

(0)

寓居寺閤晚坐遣兴

高阁东林出翠微,万家烟树晚依依。

凉风入院僧初定,片月临窗鸟独归。

学道但令知我少,逃空始觉足音稀。

社中何用求玄度,久住深山自息机。

(0)

寄唐荆川

雪里从君今早秋,不羁踪迹转沉浮。

身同逆旅家常隔,道遍名山访未休。

野寺老僧传近作,江潭黄叶识孤舟。

相逢每怪经年别,此别经年半白头。

(0)

京邸感兴

到来园柳已菲菲,客舍经春未改衣。

学道岂能辞众笑,随人终愧失初机。

窗间晓漏临丹阙,户外晴岚对翠微。

僻兴止宜耽寂寞,独翻书史度斜晖。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