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吴秀才母李氏》
《挽吴秀才母李氏》全文
明 / 罗亨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天南昨夜婺星沈,贤母云亡动士林。

示教昔闻曾断织,周贫那睹复施金。

云迷秀阁幽魂杳,雨暗泉台碧草深。

却喜贤郎才卓荦,褒封早晚拜纶音。

(0)
鉴赏

这首挽诗《挽吴秀才母李氏》由明代诗人罗亨信所作,通过哀悼逝去的李氏母亲,展现了对她的崇高敬意与深切怀念。诗中以“天南昨夜婺星沈”开篇,巧妙地将逝者离世的时刻与天象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接下来,“贤母云亡动士林”一句,直接点明了李氏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力,她不仅是家庭的支柱,更是士林中的典范。

“示教昔闻曾断织,周贫那睹复施金。”这两句通过引用古代典故,进一步赞扬了李氏的节俭与慷慨。断织教子的故事出自《后汉书》,象征着教育子女要勤俭节约;而“周贫复施金”的典故则暗示了李氏在贫困时也能慷慨解囊,帮助他人,展现了她的仁慈与大爱。

“云迷秀阁幽魂杳,雨暗泉台碧草深。”这两句描绘了李氏去世后的景象,用“云迷”和“雨暗”来渲染一种凄凉与哀伤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她灵魂的归宿。而“幽魂杳”与“碧草深”则分别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对自然界的永恒之感。

最后,“却喜贤郎才卓荦,褒封早晚拜纶音。”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李氏儿子才华出众的欣慰,并期待他能获得朝廷的褒奖,以此作为对母亲的最好纪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美德的颂扬,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道与节俭精神的重视。

作者介绍

罗亨信
朝代:明

(1377—1457)广东东莞人,字用实,号乐素。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正统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变时,誓诸将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挟英宗至,不纳。据要冲孤城,外御强敌,内屏京师。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寻致仕归,卒于家。有《觉非集》。
猜你喜欢

别新娘子

与尔相从未几时,可怜生女又生儿。

他年若嫁吾宁见,守得宗风在尔为。

(0)

踏莎行二首·其一

雀舌斑明,麝脐香软,并刀薄碾芙蓉片。

扶留蜃炭共金盘,唾绒红晕燕支浅。

味外酸咸,闲中茗荈,苦寒忍把春酣换。

如今药里自关心,不加餐也无人管。

(0)

菩萨蛮十五首·其九

玉骢嘶过垂杨陌,停鞭却系朱楼侧。

和笑出门迎,嫩霞双脸明。

粟钿金夹膝,带绾迦陵翼。

灯烬琐窗寒,酒醒更漏残。

(0)

浣溪沙十八首·其十一

帘轴花阴晚日趖,纤纤蹙损远山螺。

个人归计太腾挪。

莫待柳绵吹作雪,可怜桃叶去随波。

无情无绪奈春何。

(0)

南歌子五首·其二

对面嫌光逼,回身见影单。

花落小屏寒,寸心灰欲尽,泪阑干。

(0)

点绛唇八首·其七

雪映清流,望中了了长淮树。

雁声随橹,重到江南路。寂寞空台,尚有鱼竿否。

孤城暮,水寒风冱,早挂轻帆去。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