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八首·其七》
《点绛唇八首·其七》全文
清 / 项鸿祚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雪映清流,望中了了长淮树。

雁声随橹,重到江南路。寂寞空台,尚有鱼竿否。

孤城暮,水寒风冱,早挂轻帆去。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冬日江南的景象,以雪映清流开篇,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望中了了长淮树",远处的树木在雪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晰,营造出一种深远的视觉效果。接着,"雁声随橹",大雁随着船桨的声音飞过,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和谐。

"重到江南路",词人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心中或许有着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故土的怀念,也可能包含着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寂寞空台,尚有鱼竿否",空旷的台地上,是否还留有垂钓者的痕迹?这一问,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含了对人迹稀少、世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孤城暮,水寒风冱,早挂轻帆去",黄昏时分,孤零零的城池在寒风中显得更加寂寥,水面似乎也被寒冷凝固。词人早早地挂起了轻帆,准备离开,这一行,既是对眼前景象的直接描述,也是内心情感的流露,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未知旅途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江南特有的景色和氛围,同时也蕴含了词人深沉的情感,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思和情感的波动。

作者介绍
项鸿祚

项鸿祚
朝代:清   字:莲生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798~1835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
猜你喜欢

春日

梅梢月上影重重,春暖贪眠意更慵。

倚枕不知天渐晓,忽闻山寺数声钟。

(0)

秋夜凌江阁与年瘦生谈往事

征西往事不堪论,泪点深宵剑有痕。

九夏冰霜真国士,卅年尘土旧公孙。

绿车天上恩难再,裋褐扬州道自尊。

一语请君重勘却,种瓜何必不青门。

(0)

送王春明十二归锡山

秋深黄叶里,人去断鸿边。

落日低帆影,乡心隔水烟。

山寒江上色,诗澹世间缘。

好结临崖屋,观书种秫田。

(0)

送王梦楼之扬州

金简纷披会百灵,鱼龙曾识使臣星。

天回沧海千重碧,梦破齐州九点青。

未许游仙求大药,依然浪迹等飘萍。

孤篷小作芜城别,卧称江潮带月听。

(0)

秦山望海歌

祖龙雄心控八极,车辙欲穷神禹迹。

驱山直到海东头,千载犹传驰道直。

一卷矗立张溪滨,登临咤叱惊鬼神。

阿房已烬陵隧毁,至今山姓犹称秦。

我来正值秋风发,万里沧波坐超忽。

扶桑若木望依稀,鳌掷鲸呿纷出没。

古今何事无变迁,几回海水成桑田。

高三过五竟安在,惟有寒潮去复还。

(0)

长沙

天翠秋晖清复清,江山回合处开城。

霸图实始周熊绎,骚怨空传汉贾生。

岳麓寺头书拟读,湘潭驿口路催行。

已闻早稻匙翻雪,只少银鳞鲙作羹。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