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将太乙推主客,不眠坐数莲花滴。
今年春夏甲子雨,白发无端为忧国。
乘船入市谶不虚,平陆成江势何斥。
乃当六月初五夜,天意冥冥难察识。
直疑女娲功未完,石破天穿地维折。
飞廉上助澎湃威,冯夷不辟泉源脉。
城中鱼鳖混生人,楼堞瀰漫不计尺。
彭城当年二丈八,苏公堤卫无遗迹。
喜闻贤守力赈济,安得神人拔其塞。
不然帝复陆浑怨,特遣五龙施此溺。
曾将太乙推主客,不眠坐数莲花滴。
今年春夏甲子雨,白发无端为忧国。
乘船入市谶不虚,平陆成江势何斥。
乃当六月初五夜,天意冥冥难察识。
直疑女娲功未完,石破天穿地维折。
飞廉上助澎湃威,冯夷不辟泉源脉。
城中鱼鳖混生人,楼堞瀰漫不计尺。
彭城当年二丈八,苏公堤卫无遗迹。
喜闻贤守力赈济,安得神人拔其塞。
不然帝复陆浑怨,特遣五龙施此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罕见的大雨,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暴雨带来的惊人景象和对社会的影响。开篇“曾将太乙推主客”,运用神话典故,暗示自然界的巨大威力。接着“不眠坐数莲花滴”则通过细腻的观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与关注。
“今年春夏甲子雨,白发无端为忧国”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即使在个人衰老之时,仍心系国家安危。接下来,“乘船入市谶不虚,平陆成江势何斥”描绘了暴雨导致的地理变化,平地变江河,景象异常。
“乃当六月初五夜,天意冥冥难察识”强调了这场雨的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直疑女娲功未完,石破天穿地维折”借用神话故事,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未知的探索欲。
“飞廉上助澎湃威,冯夷不辟泉源脉”进一步描绘了暴雨的猛烈,以及它对自然界的冲击。而“城中鱼鳖混生人,楼堞瀰漫不计尺”则形象地展示了暴雨对城市生活的影响,甚至让鱼儿与人类混居,楼台淹没,难以计量。
最后,“彭城当年二丈八,苏公堤卫无遗迹”回顾历史,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差异,苏公堤的消失象征着文明的变迁。诗人“喜闻贤守力赈济,安得神人拔其塞”表达了对地方官员积极应对灾难的赞赏,并期待神灵或超自然力量的帮助来解决困境。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同时,通过引用神话故事和历史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信是虚闲地,亭高亦有苔。
绕池逢石坐,穿竹引山回。
果落纤萍散,龟行细草开。
主人偏好事,终不厌频来。
喜游蛟井寺,复见炎州竹。
杳霭万丈间,啸风清独速。
江南正霜霰,吐秀弄颛顼。
似瑞惊坚贞,如魔试金粟。
笋非孝子泣,文异湘灵哭。
金碧谁与邻,萧森自成族。
新闻赤帝种,子落毛人谷。
远祖赐鹪鹏,遗芳遍南陆。
对烟苏麻丑,夹涧筼筜伏。
美誉动丹青,瑰姿艳秦蜀。
因缘鹿苑识,想像蛇丘斸。
几叶别黄茅,何年依白足。
龙树蛰一花,砌瑶扫云屋。
色静曼仙花,名高给孤独。
青葱太子树,洒落观音目。
法雨每沾濡,玉毫时照烛。
离居鸾节变,住冷金颜缩。
岂念葛陂荣,幸无祖父辱。
光摇水精串,影送莲花轴。
江鹜日相寻,野鹗时寄宿。
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
肯羡垣上蒿,自多篱下菊。
从来道生一,况伴龟藏六。
栖托讵星回,檀栾已云矗。
霞杯传缥叶,羽管吹紫玉。
久绝钓竿歌,聊裁竹枝曲。
愧生黄金地,千秋为师绿。
《题僧院紫竹》【唐·陈陶】喜游蛟井寺,复见炎州竹。杳霭万丈间,啸风清独速。江南正霜霰,吐秀弄颛顼。似瑞惊坚贞,如魔试金粟。笋非孝子泣,文异湘灵哭。金碧谁与邻,萧森自成族。新闻赤帝种,子落毛人谷。远祖赐鹪鹏,遗芳遍南陆。对烟苏麻丑,夹涧筼筜伏。美誉动丹青,瑰姿艳秦蜀。因缘鹿苑识,想像蛇丘斸。几叶别黄茅,何年依白足。龙树蛰一花,砌瑶扫云屋。色静曼仙花,名高给孤独。青葱太子树,洒落观音目。法雨每沾濡,玉毫时照烛。离居鸾节变,住冷金颜缩。岂念葛陂荣,幸无祖父辱。光摇水精串,影送莲花轴。江鹜日相寻,野鹗时寄宿。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肯羡垣上蒿,自多篱下菊。从来道生一,况伴龟藏六。栖托讵星回,檀栾已云矗。霞杯传缥叶,羽管吹紫玉。久绝钓竿歌,聊裁竹枝曲。愧生黄金地,千秋为师绿。
https://shici.929r.com/shici/5V8QR3ZjJ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