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是虚闲地,亭高亦有苔。
绕池逢石坐,穿竹引山回。
果落纤萍散,龟行细草开。
主人偏好事,终不厌频来。
信是虚闲地,亭高亦有苔。
绕池逢石坐,穿竹引山回。
果落纤萍散,龟行细草开。
主人偏好事,终不厌频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清幽的山水之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这种安静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信是虚闲地,亭高亦有苔"一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意境,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态。亭子建在高处,即便如此,也长出了苔藓,这不仅描绘出亭子的高峻,更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沧桑。
"绕池逢石坐,穿竹引山回"一句,则是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的活动。绕着池塘转,遇见巨石而坐下,通过竹林穿行,引领读者随着山势的起伏而行。这里不仅展示了景色,更重要的是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心路历程。
"果落纤萍散,龟行细草开"一句,进一步描绘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果实落地,被水面的萍藕所包围;龟兔在细软的草丛中缓慢前行。这两种景象都表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生命力。
最后一句"主人偏好事,终不厌频来"则透露了诗人对这位主人及其热爱园林生活方式的赞赏。尽管主人对于打理和维护这份自然美好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这种勤劳并没有带来疲惫感,反而是源源不断的喜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于淡泊宁静生活方式的向往。
霏霏元日雪,脉脉人日雨。
春来无日不轻阴,薄雾寒云满南浦。
常年有雨复新晴,淑气韶光淡绕城。
草色未逢金勒马,柳条先映玉楼莺。
今年风雨兼冰雪,忘却春幡庆春节。
野杏缄愁待酒催,江梅索笑邀人折。
谁与观云卜大通,且须祈谷问年丰。
相期十二楼前月,剩看花灯万点红。
长桥下压蛟龙宫,岸上人家如镜中。
道人卖药临溪水,医得青蛇是龙子。
报恩不受千金珠,龙伯亲传海藏书。
门前扶杖人如市,妙术何愁三折臂。
燕支山前白草秋,冷入金疮泪欲流。
安得金丹从尔乞,提携玉龙还向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