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荒芜哭暮笳,凭高望不见天涯。
如今挥泪洒枯木,南国春回生紫华。
郡县荒芜哭暮笳,凭高望不见天涯。
如今挥泪洒枯木,南国春回生紫华。
这首诗描绘了宋末元初时期战乱后的荒凉景象,以及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感慨。首句“郡县荒芜哭暮笳”以“哭暮笳”这一细节,形象地展现了战后郡县的荒废与哀伤氛围,笳声在黄昏时分响起,仿佛是对逝去岁月的悲悼。第二句“凭高望不见天涯”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辽阔而无尽的荒凉感,站在高处远眺,却看不到远方的尽头,暗示了国家的沦陷与人民的流离失所。
接下来,“如今挥泪洒枯木”一句,诗人以自己的泪水洒向枯木,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痛心与无奈。这里的“枯木”象征着国家的衰败与无力复苏,而“挥泪”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表现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最后一句“南国春回生紫华”似乎在逆境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尽管当前满目疮痍,但春天总会到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紫华”在这里不仅指代春天的花朵,也隐喻着国家未来的复兴与繁荣。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既展现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又蕴含了对国家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
那用招秋,休言推暑,风自薰兮。
问谁解当初,识公来处,月明碧落,旆卷青霓。
千丈长松,起人生意,冻芋寒瓜空满畦。
还堪怪,怪诸公衮衮,我尚凭泥。须教一举崔嵬。
算人世、功名各有梯。
更何须炼鼎,玄霜绛雪,只烦煮茗,水饼冰齑。
紫府多仙,招来满座,公自长生角亢齐。
何曾也,有玉麟行地,老凤梧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