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偶成五绝·其三》
《春日偶成五绝·其三》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郡县荒芜哭暮笳,凭高望不见天涯。

如今挥泪洒枯木,南国春回生紫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末元初时期战乱后的荒凉景象,以及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感慨。首句“郡县荒芜哭暮笳”以“哭暮笳”这一细节,形象地展现了战后郡县的荒废与哀伤氛围,笳声在黄昏时分响起,仿佛是对逝去岁月的悲悼。第二句“凭高望不见天涯”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辽阔而无尽的荒凉感,站在高处远眺,却看不到远方的尽头,暗示了国家的沦陷与人民的流离失所。

接下来,“如今挥泪洒枯木”一句,诗人以自己的泪水洒向枯木,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痛心与无奈。这里的“枯木”象征着国家的衰败与无力复苏,而“挥泪”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表现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最后一句“南国春回生紫华”似乎在逆境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尽管当前满目疮痍,但春天总会到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紫华”在这里不仅指代春天的花朵,也隐喻着国家未来的复兴与繁荣。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既展现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又蕴含了对国家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赤陇山

野草如排戟,山花似列屏。

维舟一登览,误入小蓬瀛。

(0)

题翠岩丈室

别移宝所出埃尘,无限金光欲照人。

斤斧不惊龙象伏,栋梁特地水云新。

千峰坐断人间路,一榻分来月里身。

更看须弥师子座,未饶摩诘妙通神。

(0)

题明觉寺在在堂十二首·其十二

小白山前大白山,两山强坐属僧閒。

何时卜筑三椽地,黄帽青鞋日往还。

(0)

今朝秋气萧瑟不意海棠再开因书二绝期好事者和·其二

露湿燕脂泪脸寒,独将幽恨倚阑干。

精神不比篱边菊,莫把寻常醉眼看。

(0)

沁园春·其二寿李通判

那用招秋,休言推暑,风自薰兮。

问谁解当初,识公来处,月明碧落,旆卷青霓。

千丈长松,起人生意,冻芋寒瓜空满畦。

还堪怪,怪诸公衮衮,我尚凭泥。须教一举崔嵬。

算人世、功名各有梯。

更何须炼鼎,玄霜绛雪,只烦煮茗,水饼冰齑。

紫府多仙,招来满座,公自长生角亢齐。

何曾也,有玉麟行地,老凤梧栖。

(0)

西江月·其二癸巳自寿

底事中秋无月,元来留待今宵。群仙拍手度仙桥。

惊起眠龙夭矫。天上灵槎一度,人间八月江潮。

西兴渡口几魂消。又见潮生月上。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