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十八首·其十一》
《浣溪沙十八首·其十一》全文
清 / 项鸿祚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帘轴花阴晚日趖,纤纤蹙损远山螺。

个人归计太腾挪。

莫待柳绵吹作雪,可怜桃叶去随波。

无情无绪奈春何。

(0)
鉴赏

这首《浣溪沙十八首(其十一)》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黄昏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帘轴花阴晚日趖”,开篇以“帘轴”引出画面,暗示着室内与室外的界限,而“花阴”则点明了季节为春,晚日的出现又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时间的流逝感。这一句描绘了春日傍晚,窗帘轻轻摇曳,花影斑驳,夕阳西下,光线逐渐柔和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纤纤蹙损远山螺”,进一步将视线拉远,描绘远处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如同女子蹙起的眉毛,形象地表现了远山的轮廓和层次感。这里的“蹙损”二字,不仅写出了远山的形态,也暗含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牵挂。

“个人归计太腾挪”,转而抒发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里的“个人”既可指诗人自己,也可泛指所有漂泊在外的人。归家的计划总是被各种因素所牵扯,无法实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安定生活的向往,以及现实与理想的冲突。

“莫待柳绵吹作雪,可怜桃叶去随波。”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柳絮比作雪花,桃叶比作随波逐流的物体,形象地表达了时光易逝、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无奈。柳絮随风飘散,如同雪花般轻盈,却终将落地;桃叶随水流去,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无情无绪奈春何”,最后以问句收尾,表达了诗人面对春日美景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勃勃,却也让人感到无尽的忧愁与无奈,似乎春天的到来,只是加重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项鸿祚

项鸿祚
朝代:清   字:莲生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798~1835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
猜你喜欢

老来生计

老来生计君看取,白日游行夜醉吟。

陶令有田唯种黍,邓家无子不留金。

人间荣耀因缘浅,林下幽闲气味深。

烦虑渐消虚白长,一年心胜一年心。

(0)

辋川集.漆园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0)

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0)

寻橦歌

人间百戏皆可学,寻橦不比诸馀乐。

重梳短髻下金钿,红帽青巾各一边。

身轻足捷胜男子,绕竿四面争先缘。

习多依附攲竿滑,上下蹁跹皆著袜。

翻身垂颈欲落地,却住把腰初似歇。

大竿百夫擎不起,袅袅半在青云里。

纤腰女儿不动容,戴行直舞一曲终。

回头但觉人眼见,矜难恐畏天无风。

险中更险何曾失,山鼠悬头猿挂膝。

小垂一手当舞盘,斜惨双蛾看落日。

斯须改变曲解新,贵欲欢他平地人。

散时满面生颜色,行步依前无气力。

(0)

长门烛

秋夜床前蜡烛微,铜壶滴尽晓钟迟。

残光欲灭还吹著,年少宫人未睡时。

(0)

华山畿二十五首·其二十

奈何许!天下人何限,慊慊只为汝!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