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明府入奏》
《送李明府入奏》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西北夏云列,飞盖亦相望。

供帐被城隅,父老皆扶将。

天子秉百度,作新大明堂。

榱桷曼且硕,抡才自南乡。

山河俯壮丽,肃穆垂衣裳。

是时薰风至,五月开未央。

既奏解愠曲,或和斯干章。

圣颜慰饥渴,帝心简四方。

冢宰上绩书,召见伏明光。

用等课高第,视事称维良。

小臣奉威灵,不得施其长。

谁谓一邑轻,治行乃无疆。

愿言备侍从,珥笔述陶唐。

策勋谅有期,遗爱匪可忘。

(0)
鉴赏

这首诗《送李明府入奏》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描绘天子在大明堂的盛大仪式,以及对即将入奏的李明府的赞美与期待,展现了古代官场的庄重与荣耀。

诗中首先描绘了西北的夏云排列成行,如同车马的飞盖相互照应,象征着秩序与和谐。接着,诗中提到天子主持百官,亲自建造新的大明堂,显示出君主的权威与雄心。大明堂内,柱子粗大而壮观,选拔人才自南方而来,体现了广纳贤才的胸怀。山河俯瞰之下,大堂显得壮丽无比,肃穆的氛围中,君主身着礼服,彰显出帝王的尊严。

正值薰风来临,五月的未央宫中,君主奏响了解除民众忧虑的乐曲,与《斯干》之章相和,表达了君主对百姓的关怀与恩泽。君主的面容让饥渴的百姓感到安慰,其心怀天下,简政爱民,使得四方臣民心悦诚服。朝廷的官员们记录下君主的功绩,召见李明府于明光殿,对其给予高度评价,并期待他能像古代圣王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

诗中最后表达了对李明府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成为君主的侍从,用笔墨记录下君主的德政,未来功勋有望,其留下的恩惠不可磨灭。整首诗通过对大明堂的描写,以及对君主与臣子关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与理想化的政治图景。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慧山书院十五咏·其十三两知亭

天涯一归客,海内两知音。

万古泉声在,应知此老心。

(0)

谢冯佥宪惠文石

昔见石如松,今见石如竹。

如松纹在皮,如竹纹在肉。

纵横金错刀,凌乱锦一幅。

置之山亭中,为案比青玉。

焚香对初阳,古书时展读。

问之赠者谁,仙人粲山麓。

欲报何所将,寒泉手堪掬。

(0)

遗慕为许直赋

父死儿未生,儿生不知父。

问母父形容,十问还九误。

一念自提孩,哀哀到迟暮。

我作遗慕篇,悲歌动行路。

(0)

雨中在堠阳闻徐东之讣垂涕对客情见乎辞

老来方恨少知音,忽报斯人又陆沈。

万里枯槎空一水,百年敝帚独千金。

唐衢泪尽江湖远,李渤盟寒岁月深。

头白门生君自道,晋陵回首重伤心。

(0)

待曙楼为俞司谏国昌赋次涯翁老师韵

高栋层轩带宿霏,明星耿耿见依稀。

天回北斗还何指,地向东方渐有晖。

寺下云林僧未出,城边野水鸟初飞。

主人听彻金门漏,五凤楼前候衮衣。

(0)

王友石渭川烟雨图为施克文题

此老胸中有渭川,笔端能雨复能烟。

休论画法如书法,曾向松庵读史迁。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