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爱恶两重关,总向遮里起。
直饶识得根源,更买草鞋行脚三十年,何曾踏著遮里。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爱恶两重关,总向遮里起。
直饶识得根源,更买草鞋行脚三十年,何曾踏著遮里。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由释原妙所作,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这两句揭示了人们对于喜欢的事物渴望其长久存在,厌恶的事物则希望其迅速消失的心理状态。然而,"爱恶两重关,总向遮里起",指出无论是爱还是恨,都源自内心的执着和遮蔽,源于对事物的片面认识。
接着,诗人提出即使认识到这个根源,"直饶识得根源",即使明白了爱与恶的源头,"更买草鞋行脚三十年",意味着要通过长期的修行和实践来超越这些情感的束缚。然而,"何曾踏著遮里",强调即使走过漫长的道路,如果不能放下执着,仍然无法真正触及真理,即超越爱恶的界限。
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为喻,引导读者思考如何从心灵深处摆脱欲望和情绪的羁绊,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逸民古称避世士,不以功名累其意。
有人向彼话穷通,拂衣归来洗其耳。
君字逸民见君心,云胡乃以谈天为己事。
要令世间竞进人,稍知山林岩壑味。
吁嗟逸民莫学商山翁,商山卒为三聘起。
成都卜隐老君平,身处涧槃名声动朝市。
案头周易是本经,未来千载瞭然在胸次。
忆昨中原全盛时,五方贡茶走京师。
建溪头纲最先到,天子特命开经闱。
儒臣讲毕上命坐,瀹茗初试琼瓯瓷。
云章昭回耀几席,群公进谢因进规。
我生也后不及见,耳闻盛事长嗟咨。
十年流落古瀛下,谁谓荼苦甘如饴。
蓬山伟人国俊彦,哀此下土南冠羁。
肯分锡赍贲衰朽,定知眷奖超凡私。
公才雅在严徐右,公学独出河汾师。
穹班近闻长秘府,奎壁分野生光辉。
儒臣见用天下福,讲席宏开太平期。
苍崖赤子望苏息,霖雨八荒舍公而其谁。
水馆凄清天一涯,喜逢仙盖驻灵芝。
烟霞初散海中会,风雨忽来江上期。
琴轸玉寒弹宿露,酒卮金暖对朝曦。
圯桥书在如相授,不独留侯是帝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