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
聪明贤知惠吏民。政如鲁卫德化钧。
周公康叔犹二君。
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
聪明贤知惠吏民。政如鲁卫德化钧。
周公康叔犹二君。
这首诗赞美了冯氏兄弟在上郡为官时的卓越表现和深得民心的政绩。通过将他们与历史上的鲁卫之君以及周公、康叔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冯氏兄弟高尚品德和治理能力的高度认可。
“大冯君。小冯君。”开篇以“大”、“小”分别称呼两位兄弟,既体现了兄弟之间的长幼之序,也暗示了他们在社会地位或官职上的差异,但并未直接点明具体身份,留下想象空间。
“兄弟继踵相因循。”描述了冯氏兄弟相继为官,继承了家族的传统美德,共同服务于百姓,体现了家族的传承与责任。
“聪明贤知惠吏民。”赞扬了冯氏兄弟的智慧与德行,他们不仅聪明过人,而且心地善良,关心民众福祉,深受百姓爱戴。
“政如鲁卫德化钧。”将冯氏兄弟的治政风格与鲁国和卫国的治理相比,鲁卫两国在历史上以仁政著称,这里用以比喻冯氏兄弟施政公平、仁慈,与鲁卫之君的德政相媲美。
“周公康叔犹二君。”最后,将冯氏兄弟与周公、康叔相提并论,周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辅佐周武王灭商后,制定礼乐制度,成为周朝初期的重要政治家;康叔则是周公的弟弟,封于卫国,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将冯氏兄弟与这两位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并列,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冯氏兄弟从个人品质到施政风格的全面赞誉,展现了他们作为官员的高尚情操和卓越才能,同时也表达了对地方官吏能够为民谋福、促进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
天澄灏气辉银湾,惊鸿未阵点绀寒。
毕逋之孙嗜秽腐,为梁岂无鹓与鸾。
暂抛机梭息鞅靷,别久未惬须臾欢。
聚落扰扰集蠛蠓,小智未易镌孱顽。
蓬颗牛羊半馁饫,云路险涩托足艰。
增亏益庳祷乃遂,未见仁悯遗私干。
经纬森罗蕴精耀,宁论匹偶腾欺谩。
帝降厥孙责礼币,曷自贷予期追还。
辎軿沓飒倡河鼓,虽异临邛亦疵瘢。
政使流光夜奔迸,寸心尚在狐疑间。
如何东西两相望,躔次不动光芒攒。
巍亭借景引壶觞,元祐诗人翰墨香。
苍峡雷霆龙意气,碧崖烟雨豹文章。
隔邻修竹娟娟静,夹道枯桑冉冉黄。
水泛帘栊檐影倒,风吹城堞角声长。
巴童结束歌仍俊,蜀女腰肢舞亦狂。
千古相望翁季在,眉山草木有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