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戌廷对后到洞霄丙戌假守新安又得寄径成诗纪游》
《甲戌廷对后到洞霄丙戌假守新安又得寄径成诗纪游》全文
宋 / 汪立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忆昔寻幽兴未终,重来洞府访仙翁。

十年尘世身将隐,千年华阳路暗通。

山水只如前日好,松杉似与老人同。

明朝又入黄尘去,回首青山一梦中。

(0)
翻译
回忆起从前探访幽静之地的兴致还未消尽,再次来到洞府拜访仙人。
十年间尘世生活让我几乎要归隐,通往千年华阳的路虽然幽深却依然可见。
山水景色依旧如昔日美好,松树杉木仿佛与我这老者一同生长。
明天又要踏入纷扰的人世间,回头望去,那青山只在梦境之中。
注释
昔:从前。
寻:寻找。
幽兴:幽静的兴趣。
未终:未尽。
重来:再次。
洞府:隐秘的洞穴或仙境。
仙翁:仙人或长者。
尘世:世俗社会。
身将隐:即将归隐。
华阳路:传说中的仙道之路。
暗通:隐约可寻。
山水:自然山水。
只如:只是像。
松杉:松树和杉树。
老人:指诗人自己。
明朝:明天。
黄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回首:回头看。
一梦中:在梦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立中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重返旧地、访寻仙境的情境,抒发了自己对尘世生涯的感慨以及对永恒与寂寞的追求。

"忆昔寻幽兴未终,重来洞府访仙翁。" 这两句表明诗人曾经有过追寻自然之美、探索生命真谛的经历,但当时并没有完全达成,这次再次回到这个地方,是为了继续之前未完成的心愿,去寻找那些超脱尘世的智者或仙境。

"十年尘世身将隐,千年华阳路暗通。"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受,以及他对于长久以来尘世与精神世界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他表达了自己即将脱离尘世,进入隐逸生活的决心,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越时空的信念。

"山水只如前日好,松杉似与老人同。" 这两句通过对比山水不变和岁月流逝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自然界的永恒美丽,以及诗人自己与大自然间的深厚情感。他把自己比喻成与松杉共同经历时光的老人,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生命体验。

"明朝又入黄尘去,回首青山一梦中。"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一种预期和反思。他知道自己将再次回到尘世之中,但内心深处,他把所有的经历都视作一次美好的梦境,这表明他已经达到了超然物外的心态,把一切世俗的苦乐看作是过眼云烟。

总体来说,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尘世生涯的淡然,以及对永恒与寂寞的追求。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和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作者介绍

汪立中
朝代:宋

宋庆元鄞县人,字强仲。汪大猷子。宁宗嘉定七年进士。官武义丞,调荆门签判,历知华宁县、武冈军,入为太府少卿。理宗宝庆三年,擢直宝谟阁知徽州。工诗好学。
猜你喜欢

送焦山淇上人见广佑

云团广佑尽愁城,未必心肝铁打成。
话着石公山下事,定如猿叫第三声。

(0)

浏阳五咏·归鸿阁

帘卷晴空独倚栏,冥鸿点点有无间。
秋风注目无人会,时与白云相对閒。

(0)

端午家集二首

戏缠朱彩索,争带赤灵符。
踏草仍悬艾,包菰更结芦。
都还痴子弟,半出骏僮奴。
老病无他好,惟餐玉术蒲。

(0)

龟山之孙杨子顺肇庆一见相投随至德庆谋馆寓

谁续寂寥洙泗弦,濂溪一转至伊川。
只今洛派从头数,之子龟山第二传。
他道已融归正道,后正犹办入先天。
十年二广参皆遍,不以支离易混全。

(0)

癸丑秋游疏山首坐玑上人以其尝在五羊相识求

达磨泉华涌,曹溪水线开。
何从南派出,而过北宗来。
眼勘江西破,肩担法窟回。
少伸龙象蹋,无复说黄梅。

(0)

逆旅主人家园木犀始开谨辍两握副以二绝句驰

一段月中秋气清,沦枝浃叶况精英。
学人鼻观饱参罢,七窍通融四体轻。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