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才到破瓜时,阿母忙为构室居。
吹得鼻箫能合调,任教自择可人儿。
女儿才到破瓜时,阿母忙为构室居。
吹得鼻箫能合调,任教自择可人儿。
这首诗描绘了清代社会中的一幕,反映了当时对女性婚姻的安排与期待。通过“破瓜时”这一细节,即女子十六岁时,展现了传统社会中对女性成年和婚嫁的重视。阿母的忙碌筹备,体现了家庭对女儿未来生活的规划与期望。
“吹得鼻箫能合调”,形象地描绘了年轻女子在婚前展示才艺的情景,鼻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传统乐器,这里象征着女子的音乐才能或某种技艺,能够与未来的伴侣和谐相处,预示着婚姻生活的美满。
“任教自择可人儿”,则表达了对女性在婚姻选择上的尊重,尽管最终决定权可能仍在于父母,但此处透露出了一种较为开明的态度,即允许女孩在某种程度上参与自己的婚姻选择,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个体意愿的轻微倾斜。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代社会中关于女性成长、婚嫁习俗及家庭观念的独特风貌,既有对传统礼俗的遵循,也透露出对个人情感与选择的微妙关注。
王郎婚友平生期,学问文章过吾党。
一见悬知白璧奇,三年未负青云赏。
苏秦六印自多金,陶朱再相宜藏镪。
贫贱相知乃为贵,功名所在何须枉。
邺王城下倒清樽,子云书中羃蛛网。
樽前惜别语万千,门外催发人三两。
自从相见开青眼,无处会面如天上。
倾壶倒榼驻车马,岂但呼灯照罂瓬。
平生相从忘岁月,手足割裂诚迷惘。
譬如旁人看疥癞,未易能去肤发痒。
但愿自思恩爱閒,勿以眼前剧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