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川投赠·其一黄嗣深》
《临川投赠·其一黄嗣深》全文
宋 / 黄彦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主计怀萧相,临民起次公。

履声元自识,环赐固宜蒙。

便觉长安近,宁论茂苑雄。

别诗无好语,虚忝荐贤中。

(0)
注释
怀:怀念。
萧相:古代官员名,这里指萧何。
次公:古代官职名,类似次卿。
履声:脚步声。
环赐:皇帝的赏赐。
固宜:当然应该。
长安:古都,这里代指朝廷。
茂苑: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繁华之地。
别诗:离别诗。
虚忝:谦虚地说,不配。
荐贤:推荐贤能的人。
翻译
怀念萧相的智慧,如同临民的次公
脚步声本就熟悉,环赐的恩典理应承受
如今感觉长安近在咫尺,哪里还会在乎茂苑的壮丽
告别诗没有华丽辞藻,我只是空有虚名在这推荐贤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彦平所作的《临川投赠(其一)》,表达了对萧相和次公等贤能官员的敬仰与怀念之情。首句"主计怀萧相"表明诗人对萧相的钦佩,他在处理政务时常常想起这位贤者;"临民起次公"则赞美次公为百姓谋福利的形象,暗示其政绩显著。

"履声元自识"通过脚步声的细节,传达出对官员们深沉内敛品质的赞赏,认为他们的言行举止都透露出智慧和威严;"环赐固宜蒙"则表示他们应得朝廷的恩赐,实至名归。

"便觉长安近"表达诗人因景生情,仿佛因为这些贤人的存在,连京城长安都显得更加亲近;"宁论茂苑雄"进一步强调了这些人物的影响力,即使在繁华的茂苑(可能指苏州等地)也显得无比杰出。

最后两句"别诗无好语,虚忝荐贤中",诗人谦虚地表示自己的诗才不足以描绘他们的美德,只是有幸参与推荐这样的贤才,流露出对自身才能的自省和对贤者的敬重。

整首诗以赞颂为主,展现了诗人对贤能官员的崇敬和对自己能与之共事的荣幸,同时也体现了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公正的向往。

作者介绍

黄彦平
朝代:宋

宋洪州分宁人,字季岑,号次山。黄庭坚族子。徽宗宣和间进士。钦宗靖康初,坐与李纲善贬官。高宗建炎初仕至吏部郎中,出提点荆湖南路刑狱,旋主管亳州明道宫。南渡后数上札子论事,多所建白,其论赏罚一疏,持论尤为平允。有《三余集》。
猜你喜欢

哀秦金部

少年书卷是生涯,白屋清朝自起家。

数上封章思有补,一生悃愊静无华。

初瞻玉节星轺下,俄见铭旌粉篆斜。

天理冥冥谁可度,但伤零落掩淮沙。

(0)

出村

风露已凄凄,郊原百草腓。

负樵山木下,转粟戍人归。

野旷羊牛远,场荒鸟雀稀。

南山经月雨,犹有乱云飞。

(0)

侍家君诣洞霄宫道出天竺山纪兴

九里松阴路,三天竺国山。

日蒸岩雾紫,花点石苔斑。

溪尽寺方到,云深僧独还。

吟行随杖履,踪迹出人间。

(0)

秋怀·其四

疏筠易秋威,冉冉受风雨。

芙蕖抱枯香,赪颜羞不遇。

草木自衰荣,岁月谁寒暑。

老人岸乌纱,清坐阅今古。

(0)

又次韵司空彦修送行

仆夫已饭车已巾,再拜别君愁始新。

一事未成双鬓秃,百年能几半生贫。

云山不断骎骎暮,花柳无边在在春。

它日还家稍安稳,杖藜相过莫嫌频。

(0)

新桐庐知县员外端修节行富有才名九霄未展于奋飞百里暂劳于绥抚言之美任即动征桡敢赋恶诗用伸攀送

词笔淩云正后生,安贫守道住神京。

昔年南国无虚誉,今日终朝有令名。

杨柳岸边挥袂去,木兰舟里载书行。

琴堂莫作多时计,碧落方开万里程。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