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王宗卿答春堂》
《寄题王宗卿答春堂》全文
宋 / 赵汝谠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天德不可名,煦濡在三春。

母恩不可报,爱慕极终身。

粲粲白华士,筑堂奉其亲。

堂前种丛兰,堂后植脩筠。

列卿禁武近,出牧藩条新。

起居佩慈训,平谳宣皇仁。

属怀音书遥,曷慰色笑频。

驰神越海峤,竦睇彻昏晨。

鼎钟曾足多,滫瀡良未珍。

请将蓼莪义,一为君子陈。

(0)
注释
煦濡:温暖滋润。
爱慕:深深的敬爱和仰慕。
粲粲:光明灿烂。
丛兰:兰花,象征高洁。
脩筠:修长的竹子,象征坚韧。
列卿:朝廷高级官员。
藩条:地方政务。
起居:日常生活。
属怀:思念,牵挂。
鼎钟:古代贵重器物,象征丰盛。
滫瀡:粗劣的食物,比喻简朴生活。
翻译
天德深沉无法言喻,如春阳般温暖润泽。
母爱深厚无法回报,一生都深深仰慕。
英俊的士人建堂以奉养双亲。
堂前种满兰花,堂后栽植修竹。
位列高官接近宫廷,外放任职展现新的政绩。
日常行为遵循慈爱教诲,审理案件弘扬皇上的仁德。
思念之情只能通过远方的书信传达,无法常伴欢笑。
思绪穿越大海山岭,日夜期盼相见。
过去的丰盛已不再珍贵,现在对简朴生活更觉重要。
请让我阐述《蓼莪》中的孝道,向君子们陈述这道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赵汝谠所作的《寄题王宗卿答春堂》,通过对王宗卿的赞美和对其孝顺母亲行为的描绘,展现了对亲情与孝道的深刻感慨。诗中首先强调了天德的无形而普照,如同春天的阳光般温暖,进而引申到母爱的伟大,难以回报,表达了对母亲无尽的敬爱和感激。诗人以白华为喻,赞美王宗卿如士人般孝顺,不仅建堂侍奉双亲,还种植兰花和修竹,营造出清雅的环境。

王宗卿身处高位,身为列卿,却能克制武力,选择到偏远地区担任地方官,体现了他的谦逊和对皇上的忠诚。他在日常生活中遵循慈爱的教诲,审理案件时彰显皇上的仁德。然而,由于距离遥远,无法常伴父母左右,诗中流露出对不能常常陪伴父母的遗憾和思念。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认为即使是丰富的物质享受(如鼎钟)也无法比拟母亲的养育之恩,而蓼莪之情(出自《诗经》,形容子女对父母的深情)才是真正的美德。最后,赵汝谠诚挚地请求王宗卿将这份孝道精神传递给他人,尤其是君子们,以此来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富有深意。

作者介绍

赵汝谠
朝代:宋

宗室。居馀杭,字蹈中,号懒庵。赵汝谈弟。少与兄齐名。以祖荫补承务郎,历泉州市舶务、监行右藏西库。疏讼赵汝愚之冤,宰臣韩侂胄使其党胡纮攻之,坐废十年。后登宁宗嘉定元年进士,历官大理司农丞。与宰臣史弥远不合,出为湖南提举常平,改江西提点刑狱,俱有政绩。迁知温州卒。
猜你喜欢

赠子常二首·其一

幽兰一曲思无涯,炊熟黄粱日已斜。

闭户终年心似水,读书万卷眼生花。

汗流不舍浯溪刻,粮绝犹须北苑芽。

束帛不来人已老,只将清白付吾家。

(0)

宿慈氏遥碧斋有感

高僧邀我暂淹留,细话朱轓此屡游。

不见清谈飞麈尾,空流悲泪拂银钩。

淮山胜绝千年在,人物才华一梦休。

欲作招魂吊馀恨,晚烟疏雨不胜愁。

(0)

别苏养直

老去难为别,愁边更著秋。

碧芦围野水,落日满行舟。

雁断西风急,天寒古寺幽。

两乡无百里,能寄短书否。

(0)

剥剥剥,里面有虫外面啄。

多少茫茫瞌睡人,顶后一锥犹未觉。

若不觉,更听山僧剥剥剥。

(0)

感新荷

新荷贴贴铺水面,要渠起立良独难。

一朝时至鹤鹭立,清凉月下飞翻翻。

(0)

送通上人为长芦行乞

白蘋风作蓼花秋,万顷寒涛卷底流。

八百道人禅定起,送君持钵上行舟。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