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翠叠青螺浅。暮云散尽天容远。匹马度江皋。
北风生怒号。解鞍栖倦翮。皓月空庭白。
何处小阑干。玉箫吹夜寒。
海山翠叠青螺浅。暮云散尽天容远。匹马度江皋。
北风生怒号。解鞍栖倦翮。皓月空庭白。
何处小阑干。玉箫吹夜寒。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清的夜晚画面。"海山翠叠青螺浅",以比喻手法写出山峦层叠,如螺黛轻染,海水碧绿,景色清新。"暮云散尽天容远",暗示傍晚时分乌云消散,天空开阔,远方的天际线清晰可见。
"匹马度江皋",诗人独自骑马行走在江边的高地,感受到北风吹过,带来阵阵寒意,"北风生怒号",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旅途的艰辛和孤寂。接下来,诗人卸下鞍鞯,让疲惫的马休息,"解鞍栖倦翮",表达出身心的疲惫。
"皓月空庭白",明亮的月光照亮寂静的庭院,更显孤独与清冷。最后两句"何处小阑干。玉箫吹夜寒",通过问句和玉箫声,营造出一种深夜里传来悠扬箫声的意境,那声音似乎来自远方,带着寒意,更添了几分寂寥和思乡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崇安夜晚的景色,以及旅人的心境,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孤寂与怀旧主题。
江南山尽处,开辟如石门。
下有琴筑声,哀湍激箭奔。
残雪护峰顶,篁竹如四垣。
老翁仅百岁,曝背抱儿孙。
问之不我应,嗒然而忘言。
疑尔秦人徒,此类桃花源。
寒日欲西颓,不容驻短辕。
驱车下山去,逼耳闻清猿。
回顾但烟霭,路绝无攀援。
他年傥再逢,共醉老瓦盆。
贫病同原宪,轻肥诮子华。
耽书祇糟粕,学海淼津涯。
孤屿亭何远,葵丘戍复赊。
救穷无髻宝,绝粒饵胡麻。
壮岁徒干禄,儿时不称家。
已谙蕉覆鹿,何预鸟衔花。
世态多谗疾,心安免怨嗟。
幕巢同社燕,雉堞接昏鸦。
当食思颇牧,遗忠想尚奢。
安能效狡狯,掷米变丹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