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飞锡处,重阁绝人群。
风树留红叶,梯山引白云。
鸟啼秋境寂,禅静夜钟分。
长啸高峰上,悠然忘世纷。
昔年飞锡处,重阁绝人群。
风树留红叶,梯山引白云。
鸟啼秋境寂,禅静夜钟分。
长啸高峰上,悠然忘世纷。
这首诗描绘了牛首寺的宁静与超脱之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深刻领悟和向往。
首句“昔年飞锡处”,点明了地点,暗示着历史的沉淀与过往的禅者足迹。接着,“重阁绝人群”一句,描绘了寺院远离尘嚣的清静环境,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风树留红叶,梯山引白云”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以风中的红叶和云梯上的白云,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鸟啼秋境寂,禅静夜钟分”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与和谐的主题。鸟鸣声在寂静的秋日中显得格外清晰,而夜晚的钟声则更添了几分禅意的深沉与宁静,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远离世俗纷扰的精神世界。
最后,“长啸高峰上,悠然忘世纷”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放声长啸,以此来释放内心的情感,同时达到忘却世间烦恼的境界。这不仅是一种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与实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牛首寺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禅宗思想中追求内心平静、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审美价值。
桂树丛生山之坰,岩石磊落枝交撑。
隐如虬龙出沧溟,玄云盘盘团紫清。
源湫石底金飙生,天香纷飘浩盈盈。
广寒落阴湛空明,五岳印影清岩亭。
珠光粼粼摇洞庭,美女倒蹑黄鹤翎。
玉箫吹秋入冥冥,嫦娥酌以玻璃觥。
飞廉列缺撼不醒,归来沧洲呼祢衡。
记余天游神所经,仙家篆作山中铭。
贫女池边得铜镜,邻媪欢呼喜相庆。
持归铅粉三日磨,龙影模糊面犹莹。
机中剪素为镜囊,染丝绣作双鸳鸯。
横看竖照心不厌,借插金钗学上堂。
废铜虽旧惜于宝,无钱买新旧亦好。
谁识青楼金镜开,珍珠缀匣琼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