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兮何等花,意似幽人作。
芳不待三熏,胜自专一壑。
屈原语醉醒,孺子歌清浊。
醉如糟可餔,清亦足可濯。
梅兮何等花,意似幽人作。
芳不待三熏,胜自专一壑。
屈原语醉醒,孺子歌清浊。
醉如糟可餔,清亦足可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标题为《在伯沅陵俱和前诗复次韵五首(其二)》。诗中,诗人以梅花为对象,赞美其高洁的品质。他将梅花比作深思的隐士,寓意其清雅脱俗,不需过多的香气熏陶,就能独占山谷的清幽。诗人引用屈原和孺子的典故,进一步强调梅的清醒与纯净,即使醉态如酒可供饮用,其清芬也足以洗涤心灵。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清白节操的崇尚。
我来香积寺,清晨历龙门。
孤峰撑苍昊,大壑裂厚坤。
古穴吹腥风,峭壁挂爪痕。
水浮石楠花,崖络菖蒲根。
横策意未餍,褰裳探其源。
绝境岂可名,恨我诗语烦。
须臾苍云合,便恐白雨翻。
东走得平野,万里扶桑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