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陈教授先生廷威》
《挽陈教授先生廷威》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乾坤俯仰叹斯文,眼底何人更似君。

一代才名追郑老,百年科第屈刘蕡。

经横绛帐春风蔼,人去诗坛夕照曛。

旧日林塘重过访,数声邻笛不堪闻。

(0)
鉴赏

这首挽诗《挽陈教授先生廷威》由明代诗人黄仲昭所作,通过对逝者陈廷威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的深切哀思。

首联“乾坤俯仰叹斯文,眼底何人更似君。”开篇即以天地为背景,感叹逝者陈廷威在学问上的卓越成就,同时表达了对当今无人能及他的遗憾之情。这里的“斯文”不仅指陈廷威个人的才华,也暗含了他对学术文化的贡献和影响。

颔联“一代才名追郑老,百年科第屈刘蕡。”进一步赞扬陈廷威的才学与功绩。将他与历史上的两位杰出人物郑老和刘蕡相提并论,表明其在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力。通过“追”和“屈”这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陈廷威在学术道路上的卓越成就与深远影响。

颈联“经横绛帐春风蔼,人去诗坛夕照曛。”转而描写陈廷威生前的场景。通过“绛帐”这一典故,形象地描绘了陈廷威授课时的场景,以及他给学生带来的温暖与启发。而“春风蔼”与“夕照曛”则分别象征着陈廷威在世时的生机与离世后的宁静,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意。

尾联“旧日林塘重过访,数声邻笛不堪闻。”则以陈廷威生前常去的林塘为背景,再次强调了对逝者的怀念。通过“重过访”这一动作,表达了对逝者的追忆与不舍。而“数声邻笛”则营造了一种哀伤的氛围,暗示了陈廷威的离去对周围人产生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陈廷威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以及对其逝世后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学术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视。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渔家傲引/渔家傲·其五

五月河中菱荇遍。丝纶欲下相萦绊。

却掉船来芳草岸。呼侣伴。蓑衣不把金章换。

碧落云高星烂烂。波心举网星光乱。

跃出鲤鱼长尺半。回首看。孤灯一点风吹散。

(0)

祝英台近.为老人寿

脸长红,眉半白,老鹤饱风露。

岁换星移,禄运又交午。

须知命带将来,福推不去,稳做个、荣华彭祖。

记初度。谢他紫燕黄鹂,争先送好语。

春满湖山,历历旧游处。

管教柳外行厨,花边步屧,长占断、好晴奇雨。

(0)

贺新郎·其一京学类申时作

剑吼蛟龙怒。问苍天、功名两字,几时分付。

生个英雄为世用,须早青云得路。

却底事、知音未遇。

两度入天飞折翼,谩教人、欲叹儒冠误。

竟不晓,是何故。休休天也无凭据。

有如椽健笔,蟾宫须还高步。

若使长材终困踬,社稷谁教扶助。

信浅水、留龙不住。

万顷洪流通大海,向波涛、阔处兴云雾。

须信道,这回做。

(0)

送周县尉满秩归·其一

清浮寒露在冰壶,一节三年更不渝。

莫道来时琴鹤在,而今琴鹤一齐无。

(0)

渔歌

自得元无趣,悠然与世忘。

一声来欸乃,孤棹在沧浪。

云断暮空碧,江清秋思长。

欲将湘笛和,无调入宫商。

(0)

春咏

尽日看诗只掩扉,出门细雨怕沾衣。

杏花已露胭脂色,燕子如何却未归。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