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并序·其三十九》
《诗并序·其三十九》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生时同饭瓮,死则同食瓶。

火急早掘冢,不遣暂时停。

永别世间乐,唯闻哭我声。

四海交游绝,籍帐便除名。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诗并序》中的第三十九首。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生死轮回的主题,通过描述生前共餐、死后共葬的情景,以及对死亡的坦然接受和对世间欢乐的永别,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与死亡的独特见解。

“生时同饭瓮,死则同食瓶。”这两句诗以日常生活中的器物为喻,形象地表达了生前的共同生活。饭瓮和食瓶在日常生活中常见,象征着生活的平凡与共处。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在生前的紧密联系和共同经历。

“火急早掘冢,不遣暂时停。”这两句诗则表达了对死亡的坦然态度。掘冢即为准备墓地,意味着对死亡的接纳和准备。不遣暂时停,意指不让逝者等待,体现了对死亡过程的尊重和对逝者安息的渴望。

“永别世间乐,唯闻哭我声。”这两句诗描绘了死亡后与世间的彻底分离,以及生者对逝者的哀悼。永别世间乐,意味着与尘世的欢乐永远告别;唯闻哭我声,则强调了生者对逝者的怀念和哀痛。

“四海交游绝,籍帐便除名。”这两句诗反映了死亡后社会关系的变化。四海交游绝,意味着与朋友、亲人的交往完全断绝;籍帐便除名,指的是在官方记录中,逝者的名字被注销,标志着其社会身份的终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深意的语言,探讨了生死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对死亡的不同态度。它既展现了对生命的珍惜,也表达了对死亡的坦然接受,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游罗浮阻风大唐田舍·其二

海色莽空阔,江村何寂寥。

田家具灯火,野客候风潮。

漫傍丹枫宿,应期黄鹤招。

如逢葛仙令,知我狎渔樵。

(0)

浦田观秋稼

解组萧条返故园。时来秋稼满江村。

郊原瑟瑟金风动,禾黍离离玉露繁。

白发盘餐供野老,清时箫管荐曾孙。

江天一曲升平乐,击壤重歌圣主恩。

(0)

寄台州太守张少邻

十载鸣珂入帝州,缁尘应满鹔鹴裘。

青绫暂辍诸郎直,画戟新乘五马游。

入计早徵朱北海,分符原属汉东瓯。

追趋未得随平子,何日天台访阮刘。

(0)

山居秋夕

大火倏西流,樵岩风力紧。

林空蟋蟀喧,霜高百草陨。

寒泉冽清涧,禾黍被秋畛。

游人恋深栖,历览胜颇尽。

冉冉孤云飞,悠悠凡虑轸。

坐久月临关,夜静松飙隐。

居人惜流光,相期保玄鬓。

(0)

和吴军门镇海楼觞乡大大之什

十万旌旗海上开,南征谁似武侯才。

一时氛祲敛空尽,满野欢声动地来。

天极扶桑看今出,雨馀穷谷自春回。

临觞雅有升平咏,丽藻惊昭云汉回。

(0)

与何粤桥计部戴东冈山人集肖玄胡明府别墅

草玄新柳倚云栽,寂寂山斋锁绿苔。

饶有墙头浊酒过,不嫌花外小车来。

瑶琴遣兴时三弄,兰艇穿城日几回。

幸尔隔邻无隙地,好怀都在此中开。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