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碧山塘,画船只在,消泪多处。
坐柳移尊,凭梅驻笛,相见应暂许。
红罗嫌窄,金玲愁重,底是妒花风雨。
最惆怅,惊鸿散后,梦云更迷春侣。
可怜昨夜,画楼西畔,望断星点三五。
钿小花羞,奁低月怨,歌态谁楚楚。
赪鳞难托,红蚕更缚,可奈杜鹃催去。
江南客,伤心第一,四弦倦语。
惨碧山塘,画船只在,消泪多处。
坐柳移尊,凭梅驻笛,相见应暂许。
红罗嫌窄,金玲愁重,底是妒花风雨。
最惆怅,惊鸿散后,梦云更迷春侣。
可怜昨夜,画楼西畔,望断星点三五。
钿小花羞,奁低月怨,歌态谁楚楚。
赪鳞难托,红蚕更缚,可奈杜鹃催去。
江南客,伤心第一,四弦倦语。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江南水乡画面,以山塘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词人与心上人的短暂相聚与别离之苦。"惨碧山塘",色彩鲜明地刻画出环境的冷寂与哀愁;"画船只在,消泪多处",暗示了船只承载着离别的泪水,触景生情。
"坐柳移尊,凭梅驻笛",通过动作细节描绘出两人在柳树下对酌、吹笛的场景,试图留住这短暂的美好时光。然而,"红罗嫌窄,金玲愁重",暗示了女子的娇羞与沉重的离愁,"底是妒花风雨",则借风雨打落花朵,象征着命运的无情和爱情的无常。
"惊鸿散后,梦云更迷春侣",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对分离后梦境的迷茫与失落。接着,词人回忆昨夜在画楼西畔的深情凝望,"望断星点三五",星光下的孤独与期盼跃然纸上。
"钿小花羞,奁低月怨",通过女子的饰物和月光的意象,展现出她的哀怨之情。"赪鳞难托,红蚕更缚",比喻鱼儿难以传递消息,丝线束缚如同离愁,而杜鹃的啼声又催促着离别。最后,词人感叹自己作为江南游子,"伤心第一,四弦倦语",琴弦上的旋律已无法再诉说心中的千般愁绪。
整体来看,况周颐的这首《永遇乐·吴坊本事和漱玉》以细腻的笔触,将离别之痛、相思之情融入山水风物之中,情感深沉,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