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葭嶰琯验灰筒,大事躬承泰畤崇。
乐应黄钟调七始,礼陈苍璧率群公。
绵基仰冀斯年万,创业新瞻故国东。
益信皇天惟德辅,继绳责重惕深衷。
吹葭嶰琯验灰筒,大事躬承泰畤崇。
乐应黄钟调七始,礼陈苍璧率群公。
绵基仰冀斯年万,创业新瞻故国东。
益信皇天惟德辅,继绳责重惕深衷。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乾隆皇帝在冬至日于南郊举行祭祀仪式的情景。首句“吹葭嶰琯验灰筒”以自然现象象征时间的更替,暗示仪式的庄重与时间的神圣。接着“大事躬承泰畤崇”表明皇帝亲自参与这一重大祭祀活动,体现了对天地神明的敬畏之心。
“乐应黄钟调七始,礼陈苍璧率群公”描述了仪式中音乐与礼仪的和谐统一,黄钟之音与七始之调相呼应,苍璧作为祭品,群臣共同参与,展现了皇家礼制的庄严与隆重。
“绵基仰冀斯年万,创业新瞻故国东”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世代绵延的美好祝愿,同时展望新的开始,寄寓着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益信皇天惟德辅,继绳责重惕深衷”则强调了德行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认为上天会辅助有德之人,同时也提醒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需要时刻保持警醒和谨慎。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皇家祭祀活动的宏大场面,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道德哲学思考,体现了对天地神明的敬畏、对国家繁荣的期盼以及对个人责任的深刻认识。
台臣令按地,圣祖旧开疆。
白云万里来,千载还帝乡。
伊昔草昧初,血战尘茫茫。
一马渡天堑,六龙飞淮扬。
尧阶起三尺,禹迹遗八荒。
江海控形劫,邦家存纪纲。
遐哉百年馀,世变隳其常。
城社穴孤鼠,当途走豺狼。
君埋都亭轮,再睹司隶章。
述职属兹岁,巡狩代我王。
泛舟淮泗急,褰幕风日凉。
鹰隼在寥阔,一击乘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