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宅溪南远市喧,一经教子守田园。
邵平未老瓜先熟,靖节能閒菊自存。
无白丁来多酿酒,放青山入别开门。
朝衣曾侍天香满,得似荷衣带露痕。
卜宅溪南远市喧,一经教子守田园。
邵平未老瓜先熟,靖节能閒菊自存。
无白丁来多酿酒,放青山入别开门。
朝衣曾侍天香满,得似荷衣带露痕。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牧歌般的宁静生活。开篇“卜宅溪南远市喧,一经教子守田园”两句,表达了诗人选择在溪南定居,并教育孩子要守护这一片田园的决心。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简单生活方式的向往。
接着,“邵平未老瓜先熟,靖节能閒菊自存”两句,则描写了乡村中的宁静与安详。邵平即指尚未年迈,瓜果已成熟,这是对丰饶生活的一种赞美。而靖节,即节制、清净之意,与“菊黄淳淳”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自得其乐的状态。
“无白丁来多酿酒,放青山入别开门”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是如何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没有外来的干扰,只是在家中酿造美酒,与自然亲密相处,甚至将青山引入家园,开启一道别样的门径。
最后,“朝衣曾侍天香满,得似荷衣带露痕”两句,更是对早晨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中的愉悦感受。诗人用“朝衣”比喻着早晨的衣服被清新之气充盈,宛如荷花带着露珠一般,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色,更是表达了一种精神上的洗涤和净化。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宁静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所获得的心灵平静。
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
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